智慧司法:网络拍卖网上审判 浙江打造法院信息化3.0版

11.12.2015  15:04

  【编者按】智慧中国,互联世界。举世瞩目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定于2015年12月16日-12月18日在浙江乌镇召开。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成为各界的“期盼”与“共识”。今年大会将闪现哪些智慧?决策层面将有哪些最新动向?网络巨头又会抛出怎样奇谈高论?即日起,敬请关注浙江在线特别策划,我们将深入乌镇贴身专访网络大咖,深度观察会议现场,全景捕捉前沿科技,视频直播论坛演讲。与您第一时间分享,最新最快的“世界互联网大会”。

网上司法拍卖界面

   浙江在线杭州12月11日讯(浙江在线 首席记者/施宇翔 编辑/沈正玺)  网络司法拍卖试点三年节省佣金12亿、网上法庭试点半年开庭200多起案件、“审务云”存储、大数据分析……近年来,浙江法院重点围绕“互联网+”审判,跨界融合,成效显著。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指出,浙江法院要深化“互联网+”审判建设,到2017年底率先建成法院信息化3.0版,实现“全面覆盖、移动互联、跨界融合、深度应用、透明便民、安全可控”的目标,把浙江法院建设成“网络法院”、“阳光法院”和“智能法院”。

   将拍卖搬到网上叫好又叫座

   浙版网络司法拍卖3年省下佣金12亿

  2012年7月9日,对于司法界和拍卖界来说,一件大事正在发生:上午10点,浙江宁波两家法院在淘宝网上举行司法拍卖。这是全国首次有法院在网络上进行司法拍卖。

  浙江法院司法“网拍”模式选择的路径是利用网络技术、借力商业平台、实现自主拍卖,明晰了法院、竞买人(含买受人)及网络平台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为了达到司法拍卖的最佳效果,拍卖平台系统主要设置了自由报名、公开竞价、保证金支付、拍品展示搜索、拍卖告知等子系统。

  网络司法拍卖最大的亮点就是“零佣金”,降低了当事人的成本;此外,由于所有报名、竞价、拍卖过程均在网上公开展示,司法网拍一经推出立刻获得好评。

  2012年初,省高院院长齐奇在全省法院院长会议上提出开展网拍试点工作。同年1月11日,浙江高院确定了杭州市萧山区、富阳市等19家试点法院。

  在某商业网站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94%的网民赞同淘宝网司法拍卖,赞其公开、透明、高效、零佣金。法律界大部分专家也认同法院的这种探索。

  省高院司法鉴定处处长饶文军称,通过引入第三方交易平台实行网拍,使得竞拍过程不受人为因素干扰,大大降低围标、串标的可能性。同时,网拍促使拍卖标的物交易价格最大化:由于竞买人不受地域限制,人数多,拍卖的参与率高,这有助于促使拍卖标的物交易价格最大化,有利于各方当事人。

  随着网拍经验日臻成熟,网拍机制日趋完善,从2014年开始,网络司法拍卖已成为浙江法院处置涉讼财产最主要的方式,网拍工作进入常态发展阶段。

  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2012年正式上线运行至今年10月,司法网拍总成交额为539.8459亿元,为当事人省下佣金12.0251亿元。

网上法庭庭审现场 

   网上法庭试水半年

   开庭200多起案件 获热烈点赞

  司法网拍公开透明,为当事人省下佣金;另一边,浙江法院试点的网上法庭,也收获涉诉当事人的好评。

  从今年5月份开始,浙江法院开始试水网上法庭,诉讼双方当事人不用再端坐于法庭内唇枪舌剑,完全可以远隔千山万水,在电脑前进行辩论。

  齐奇介绍,网上法庭开庭时,原被告、法官都将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出席,直接通过在线交易记录等提取相应的证据,审理的则是标的额较小的一些电子商务纠纷,主要适用小额诉讼程序。

  今年5月28日,杭州余杭区人民法院23号法庭,浙江法院电子商务网上法庭第一案正式开庭。一位天猫买家状告深圳商家在营养品中超范围、违规使用营养强化剂,要求退一赔十。

  开庭时,原被告双方都在各自电脑前举证、陈述理由,而证据(包括购物时的旺旺聊天记录、产品单号等信息)则在开庭前由双方通过网络同步到法院,法官在电脑前就能一览无余。

  承办案件的法官介绍,庭审笔录不但能线上确认,还能在庭审中实时显示到各方当事人电脑,当事人在庭审中就可以确认是否有误,大大节省了庭后核对笔录的时间。

  如今,网上法庭已经在杭州法院试点大半年,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电子商务诉讼指导办公室主任张政在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网上法庭的试点,极大地方便了诉讼当事人,避免双方来回奔波,节约诉讼成本。

  齐奇认为,探索推进电子商务网上法庭建设,契合电子商务与司法的跨境、跨行政区划发展,有利于规范电子商务交易行为,能维护电子商务的法治秩序和诚信环境。

  据悉,网上法庭试点大半年来,浙江一共开庭了200多起类似案件,为诉讼双方节省了大量时间和金钱,这一新模式,也获得了诉讼当事人的热烈点赞。

浙江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在手机上查询法院诉讼信息

   浙江法院全国首创微信查询诉讼信息功能

   齐奇:2017年底率先建成法院信息化3.0版

  除了司法网拍和网上法庭,浙江法院还在把“触角”伸向生活服务方面。其中,微信平台上的浙江法院诉讼信息查询特色功能是全国首创。

  浙江省内用户即可进入微信“我”的界面,选择“我的钱包”,找到新增的“城市服务”按钮。动动手指戳一下,浙江版微信“城市服务”就出现在眼前。

  通过这个系统,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查询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11个地市中院和全省各区县市法院的审判流程、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以查询裁判文书为例,点击相应按钮进入进入查询系统,便可以按类型、地市、相关法院、案号或者时间区段等方式设定查询条件,查询上百万份文书。

  这个系统的数据来自于浙江法院公开网。据浙江省高院审判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PC(个人电脑)端上的浙江法院公开网,每天都会接到数万人次的查询请求;而移动端查询系统上线后,首日就有近3000人次通过腾讯新闻客户端浙江页卡上的入口进行使用。通过实测,用户可在当天查询到前一日生效的省内部分法院的裁判文书。

  近年来,浙江法院逐步深化“互联网+”审判的建设工作,三级法院率先建成了动态更新、开放共享的全省法院数据中心和全面覆盖、集中监管的数字法庭统一管理平台,建构了较为完备的以20余个主干业务系统为核心的应用体系。

  齐奇指出,全省法院要深化“互联网+审判”建设,到2017年底率先建成法院信息化3.0版,实现“全面覆盖、移动互联、跨界融合、深度应用、透明便民、安全可控”的目标,把浙江法院建设成“网络法院”、“阳光法院”和“智能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