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来历: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

03.06.2016  11:17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被称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

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如今我们都知道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投江的屈原。但在苏州、嘉兴等吴地,却流传着另一种说法。根据这种说法,春秋末年伍子胥被投尸胥江后,民间为保护其肉身不被鱼虾啃咬,于是将粽子投掷江中,而且立祠、竞渡来纪念他。照此推算,吴地端午龙舟竞渡的历史倒比祭祀屈原早了200多年。

其实关于端午节的来历,还有说是纪念孝女曹娥的,也有说是纪念秋瑾……无论来历如何,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 整理自新华网、中国新闻周刊网等)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周一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