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释放驱动辽宁振兴新动能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13个项目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
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高企总数达到1837家,同比增长19.4%;
技术市场日趋活跃,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40.8亿元,同比增长16.7%;
科技攻关取得系列突破,攻克重大关键技术34项,开发出重点新产品18个;
大众创新创业蓬勃开展,众创空间在孵企业、团队超过5000个,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达到833家。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这一年,辽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呈现出崭新气象。
深化改革创新,激发科技创新内生活力
发布了《辽宁省“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11个专题规划;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等方面,加强了普惠性政策供给。
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持续推进。建立了与国家相匹配的计划管理体系,制定了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着力加快职能转变,推动由科研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型。辽宁省争取国家各类科技项目1402个、资金15.7亿元,增长45%。
推进区域创新,构筑经济发展新优势
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得国务院批复。辽宁省政府成立了自创区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自创区建设实施意见,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
高新区申请发明专利总数占辽宁省比例接近30%,集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辽宁省总数的1/3,形成了一批品牌效应明显、具备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
新批建3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辽宁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数达到23个。
加强科技供给,大力驱动引领型发展
组织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开发出国内首套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线的IC装备机械手等一批重大产品,做优了工业机器人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创新链。
新批准组建38个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辽宁省三类平台总数达到128个。依托平台累计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500余个,承担国家和省级各类项目337个,获得专利1615项。
制定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认定三年滚动实施方案,新批建联盟试点12家,总数达到76家。
狠抓成果转化,加快形成现实生产力
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16条支持政策。选择16家单位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试点,推动制定了《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成绩优异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暂行办法》等配套政策。
优化成果转化推进机制。形成了覆盖省、市、县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专员体系,搭建了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了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筛选入库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61个。
深化院地、校地合作。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建设进展顺利,丹东育成中心入驻项目达到15个。
聚焦强农惠民,民生科技取得新成效
新审定粮油作物新品种43个,农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6.8%。推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制定技术标准、规程近100项。
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促进农村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新派出省级科技特派团23个,累计培养农民技术员近2万名。
推进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批复组建3家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试点。发布《辽宁省第三批重点节能减排技术目录》,推广应用重点节能减排技术30项。
优化创新生态,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
出台了《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 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命名62家众创空间为“云启众创”,48家众创空间和17个星创天地通过科技部备案。
加强对辽宁股权交易中心科技板挂牌企业融资服务,组织开展了系列投融资对接活动。
新认定26家省级科普基地,成功举办科技活动周,争取到“国家流动科技馆”开进辽宁。组织开展了系列科技宣传,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2017年,辽宁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将更加注重抓好阵地建设,强化战线意识,重点实施好“创新发展六项行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键作用,着力谱写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新篇章。
(一)创新环境构建行动。强化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制定出台《关于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建设科技强省的实施意见》;加强科技政策的有效供给,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落实;用好省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开展辽宁创新创业大赛,争取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落户本溪药都。
(二)创新主体培育行动。开展“科技供给侧改革年”活动,完善省属院所结构布局,推动辽宁省工业创新研究院组建,充分发挥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实施“高企三年倍增计划”,建好高企培育后备库,在库培育企业数量力争达到3000家,高企数量增长26%以上,力争到2019年实现翻一番;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新组建5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入网单位达到115家。
(三)创新高地引领行动。开展“高新区建设年”活动,全力推进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力争取国家政策、资金等支持;推进高新区转型升级,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支持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进辽宁科技大市场和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建设。
(四)成果转化促进行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年”活动,全年至少组织100场科技成果转化精准对接,推动1000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加强网上技术市场建设,辽宁省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5%;深化与“两院十校”战略合作,深入组织开展各类精准对接活动和产学研合作,促进一批中科院重大研究成果在辽宁省转移转化。
(五)产业技术创新行动。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新组建三类创新平台30个, 引导和鼓励平台组建单位设立“政策特区”;围绕辽宁省八大产业科技攻关66个重点方向,支持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15%;聚焦国家战略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组织申报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解决20项重大关键基础技术问题。
(六)创新人才激励行动。打造人才特区,支持沈大两市开展人才政策先行先试;充分发挥院士队伍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建设好“海创周”等招才引智平台,筹建省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
(来源:科技部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