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成互联网理财新宠 可尝试但别忽视风险

22.10.2014  20:34

  如今,要说最热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就是票据理财了。

  从今年4月份开始,互联网大佬阿里巴巴、新浪和电商巨头苏宁、京东相继杀入票据理财市场,甚至民生银行等银行也开始加入,希望从中分一杯羹。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下午4点,已有1053款票据理财产品上线,仅国庆黄金周后就有140款。由此可见票据理财的火爆程度。不过,风险同样不容忽视,投资者在选择这类产品时,一定要选择靠谱的。

  说起票据理财,目前最火的应该是新浪微财富从5月份开始推出的“金银猫”产品,收益水平从8%到10%不等,而更早上线的阿里巴巴“招财宝”票据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达到5.8%到6.5%。

  由于这些产品的收益率比“宝宝”类产品要高出不少,受到不少投资者的追捧,许多产品都是几分钟就售罄了。

  相比互联网企业的大手笔,银行有点玩票的感觉。以民生银行为例,虽然其P2P网站上线的首款产品为票据理财产品,但还是以定期存单质押为主。

  票据之所以这么“拽”,除了互联网大佬的信用做支撑,还因为银行承兑汇票的刚性兑付,二者给投资者带来了安全感。以“金银猫”为例,票据理财打出了“银行无条件承兑,风险趋零”的高调宣传。有票据网站甚至指出,“银行倒闭是唯一的风险”。

  在票据理财产品市场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还是要注意风险。近日有报道说,“民生易贷”已超过一个月未发新标,有业内人士指出,或许与票据理财的风险有关。

  作为一种新型理财产品,票据产品的收益风险和监管漏洞还是存在的。尽管有银行承兑汇票作为抵押,但并不表示完全没风险。虚假票据、克隆票、延迟支付均成为这种投资方式的不可控因素。

  对于票据的真伪识别能力,也是专家们指出的隐患所在。近年来票据造假的花样和手法日益翻新,票据造假的水平也更趋专业化,一些中小银行还曾在假票识别上栽过跟头。

  另外,票据融资市场的规模有限,信息不透明,规范性有待加强,这就决定了票据理财产品目前还无法成为主流理财渠道。所谓的高收益,是理财平台在推广初期博眼球的一种方式,并不具备长期可持续的潜力。

  在选择票据理财产品时,投资者不能光看产品的收益率,而更应该关注理财产品本身以及发行机构的可信度。通常情况下,应尽量选择知名的理财平台,他们发行的票据理财产品相对比较靠谱。

来源: 今日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