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人力社保局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构建“智慧”民生服务网络
近年来,海宁市人力社保局坚持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队伍素质的理念,强基础、优服务、提效能,坚持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基本建立起了规范、完善、高效、安全的“智慧”服务网络。2014年,市、镇、村三级联通的基层服务平台办理业务14万余笔,较去年增加4万余笔。在企业社保实现网上申报的基础上,新增市民卡照片上传等7项功能。
一、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延伸服务网络
1.健全就业服务网络,实现三级联通。三级就业信息网络和覆盖全市村(社区)的就业业务操作平台,拓宽了为全市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的服务渠道。城乡劳动者失业保险、职业指导、失业登记等均实现信息化管理。截至2015年2月,已有48项业务下放至乡镇(街道)平台,较2013年底增加25项。
2.构建社保服务网络,实现“三大互通”。大力推广社保网上申报,目前已有6000多家企业实行了网上申报,参保职工在80%以上,实现了以社保网上申报为主要内容的“企社通”;在嘉兴范围内率先优化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流程,缴费信息由市信用联社与市社保中心实现实时交换,参保人员只需拿着缴款单去信用社缴款即可,实现了“银社通”,2014年参保人员缴费人员5.3万人;率先在嘉兴市实现地税数据明细申报,实现与地税部门数据的实时准确交换,实现了以资源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数据通”,方便自谋职业参保者11.5万人。
3.推进“阳光政务”工作,实现“对外畅通”。对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按照类别编制职权目录,逐项列明事项名称、设立依据、受理条件、申报资料、办理时限、承办部门及人员等相关信息,绘制详细的业务流程图,实现了公开信息表格式统一、内容完整。目前,局门户网站上已公开项目142项、82项服务项目公布于省政务服务网。
二、加强服务分中心建设,优化服务质量
1.全方位,加强门户网站建设。对局门户网站建设进行了新一轮的规划,增加了政策法规查询、基层基础工作、“三员”专刊、群众路线等模块,并要求做到信息常更新。2014年全年发布各类信息450余条。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业务培训视频也首次开辟网上在线学习模块,全市3200多名公务员进行网上学习。
2.多渠道,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在处置各类劳动关系案件中,主动与法院、公安、司法等部门合作,快速、高效处置各类事件。2015年1月-2月,会同市相关部门处置10人以上群体性欠薪案件20起,4起欠薪逃匿案件移送公安。社保系统与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系统实现信息化整合,社保数据实现与公积金中心的实时交换,与镇、街道共享人力社保基础信息。
3.广覆盖,强化线上线下互动。开设海宁人力社保政务微博、官方微信、网上留言,第一时间发布人力社保政策信息,回应公众关注热点焦点。截至2015年2月,共发出各类博文292篇,粉丝量达2422人,在线解答各类咨询问题200余个,推送微信消息56条。
三、加强重点难点攻坚,提升服务效能
1.市民卡功能不断拓展。会同中行海宁支行开发了社会保险个人参保自助服务系统,符合条件以个人身份参保的人员,从2014年7月起,可凭市民卡在中行服务网点的自助终端办理参保缴费手续,截至2015年2月,已有705人次在自助终端上使用该功能。此外,还会同市卫生局开发市民卡预约体检系统,从2013年8月起率先在市级医院试行,体检对象可到所在村(社区)进行网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凭市民卡参加体检。
2.经办便民服务不断延伸。为进一步方便基层群众办事,以市府办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统一了机构名称,明确了工作职责,强化了人员配备,优化了奖励激励,村(社区)考核达标后,给予3万元/年的经费补助。截至目前,全市已有人力社保站工作人员81名,大学生公益性岗位187人。
3.市场信息化工作不断提升。整合原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实现了两个市场的统一布局,真正形成了大就业、大市场的工作格局。同时,创新推出了人力资源B2C模式的现代化网络服务,实现了现场招聘展位的网络预约选位等功能,2015年春节前通过网络预订年后招聘会的企业达1031家(次),提高了服务企业的效率。目前,人才网的点击量已突破100万,求职者在人力资源市场现场可办理登记、查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