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宝宝”回家啦

13.05.2015  10:58

    我省试管婴儿技术走过20年,每年做上万例手术

视野网供图

    “礼物婴儿”、“试管婴儿”可能在大部分人眼中比较神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升级,这个群体正在不断壮大。今年是我省首例礼物婴儿诞生、首例试管婴儿妊娠20周年。日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省妇保医院)举办了一场“生命从这里开始,ART(辅助生育技术)宝宝回娘家”的主题活动,47户家庭53个宝宝和他们的家人参与了这次活动。

    “试管婴儿”诞生记

    一眨眼,我省首例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礼物婴儿已经20岁了,是一名大学生。

    初见她,已然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她和母亲早早到达了活动现场。省妇保医院老院长石一复和护士长邢兰凤代表医院和生殖中心对她们的到来表达了热烈欢迎和衷心祝福。宝宝和妈妈们把想说的话和美好愿望也都留在了医院精心制作的纪念册和爱心墙上。

    省妇保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浙江省生殖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金帆教授告诉记者,20年前,当首例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孕育、体重3200克的小女婴在省妇保医院呱呱坠地时,根本看不出她跟别的宝宝有什么不同,不过,她却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名字”——“礼物婴儿”。

    次年7月10日,又一个3800克的女婴在省妇保医院诞生,她同样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试管婴儿”。

    “礼物婴儿和试管婴儿都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孕育的,礼物婴儿是指将精子和卵子移植到母亲输卵管内受精繁殖,试管婴儿是通过试管在体外受精后,再将胚胎移植到体内。它们其实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金帆教授说。

    说起我省首例礼物婴儿和试管婴儿,当年辅助生殖技术团队主要负责人之一的石一复教授和周馥贞教授至今仍记忆犹新。

    当时,礼物婴儿的妈妈戴女士26岁,婚后三年多未怀孕。1994年,她来到省妇保检查后发现输卵管堵塞。医院辅助生殖技术攻关小组给戴女士应用促排卵药物后,在B超引导下取出6个卵子,然后与戴女士丈夫已优化处理过的精子一起,通过特制导管,从戴女士腹部1公分的小切口里,在腹腔镜下分别注入其双侧输卵管。卵子和精子在输卵管内受精后游入子宫发育成胚胎。

    在礼物婴儿成功孕育后,第二年我省又成功诞生了首位试管婴儿。

    成功率50%左右

    在礼物婴儿、试管婴儿相继出生后,省妇保医院又在全省率先开展胚胎冻存技术,大大造福了不孕不育的人群。目前该院已诞生了两万多名试管婴儿,其生殖辅助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而我省每年开展的试管婴儿手术也达到了上万台。

    比起上世纪90年代,如今人们已越来越多地了解了试管婴儿,金帆教授说,目前,培育一个试管婴儿的费用大概需要两三万左右,而试管婴儿一次性成功机会依据夫妇的年龄和不孕不育的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平均接近50%。

    金帆说,“试管婴儿出生时妈妈的平均年龄是31.5岁,其中35周岁以上的高龄产妇占了近1/4。不过,近几年患者年龄相差越来越大,小的越来越小,大的越来越大。最小的只有21岁,最大的已有53岁。

    金帆教授也提醒,大于40岁的妇女接受试管婴儿的成功率会有明显下降,并且出生缺陷儿的风险也会上升。因此,不育夫妇应及时选择该技术治疗。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董颖 通讯员 孙美燕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