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湾”以科技创新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

24.10.2014  20:17

    石门镇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桐乡市中西部,京杭大运河自南折东穿越镇区,形成了著名的“石门湾”,是一个古老而又典型的江南水镇,是一个传统农业大镇,同时也是一代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的故里。近年来,桐乡市石门湾现代农业示范区紧紧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工作思路,充分挖掘和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传统特色农产品优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规模经营,努力把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发展之路,使“科技石门湾”亮点纷呈。

        一、2003—2007年,现代农业的孕育阶段

        蚕桑、湖羊、水稻和少量的杭白菊种植,这就是2003年前石门农业的一个缩影,传统产业虽然历史悠久,但普遍存在着小而散、科技含量低、效益不高等问题,难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持。为了加快石门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率,夯实农业的基础地位,2003年起,石门镇依托传统特色产业,对杭白菊、湖羊、苗木、水果等产业进行了全面的系统性规划,初步拟定了石门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通过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到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项目——白马塘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并专门成立了桐乡市振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对项目进行日常管理。通过努力和积极向外拓展,广泛开展横向联合,与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大学、浙江中药材研究所、四川苍溪猕猴桃研究所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依托关系。

        一批项目的实施为石门以科技推动农业发展提供了平台。以杭白菊发展为例,通过基地核心区的科技示范引领作用,建立了杭白菊种质资源圃,开展了优系杭白菊品种选育,通过提纯复壮,培育出了一批既有市场潜力又具有高产优质特性的优系杭白菊新品种,通过杭白菊花蕊施肥增产、杭白菊连作高产栽培、胎菊的工业化生产、杭白菊超细微粉生产技术研发等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了杭白菊产量,增加了效益;并与南京农业机械研究所合作,对杭白菊加工设备进行了改进,特别是微波气流干燥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杭白菊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达到了品质、效益双提高;通过实施品种战略,积极争创名牌,先后有“缘缘”、“三百年留香”、“菊之语”等杭白菊品牌得到了市场的认同。一系列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克服了传统种植和加工方法的弊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2008—2010年,石门湾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阶段

        在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广泛合作和上级科技、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努力,使石门的传统农业有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机遇,农业特色产业优势显现,区域布局合理,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凸显,石门农业与时俱进提出了“加强技术引进和推广,走生态高效农业之路”的发展思路。一批现代高新农业科技项目得到了有效实施,如:“设施农业技术工厂化育苗基地建设、优质种子种苗的培育和推广、湖羊良种胚移扩繁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杭白菊秸杆饲料化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沼液机械化梨园灌溉增产技术的应用、平原猕猴桃适应性栽培技术研究”等科技试验推广项目先后被列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积极探索循环(种)养殖技术在提升产业中的作用,通过建立昱润畜牧生态养殖小区,尝试工程蝇育虫——猪粪养虫——活虫喂鸡(喂鸭、养鳝)——无公害有机肥还田的生态循环养殖链,成功引进桑枝木屑——菌棒栽培黑木耳技术,探索废弃桑枝——菌棒栽培黑木耳——菌种养猪——有机肥料还田的良性循环,走“万元钱千斤粮”模式发展之路。

        通过一系列技术和项目的应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了农业经济快速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面积迅速扩大,从原来的400多亩发展到目前的18000多亩,提升十大效益农业基地,基地带动周边农户5560户。农业科技项目和成果转化由原来只有2个项目,增加到目前的57项,其中国家级重点星火计划项目8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项,获省市农业科技进步丰收奖6项。形成了28家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组建了3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建了湖羊、苗木、水果等三大农产品交易市场;创建了34个优质农产品品牌。示范区内农产品已通过认证绿色食品8个、有机食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10个。石门镇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也获得了市委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市农业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省农业科技推广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被誉为“桐乡农业看石门”。

        三、“十二五”期间,进入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的全面建设

        2011年,石门湾被浙沪苏农科院农业科技创新专家联合服务团授予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共同创建集农、工、贸和旅游为一体的,集聚一流科学技术、一流科技成果和先进管理机制的农业高新示范区。

        与上海交大农学院在石门湾现代农业管委会合作建立教授工作站,浙江农科院合作建立同润养殖固废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院合作建立华圣种质种苗生物技术工程中心,嘉兴市农科院派博士创新团队作为桐乡市团队科技特派员长期驻石门湾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目前正在开展兔粪燃料棒关键技术研究,四季桂品种选育——建立石门湾桂花种质资源圃,专门筛选培育具有石门特色桂花新品系。镇党委、政府下大决心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最近已与今日景艺签订了投资四亿元的蝴蝶蓝基地项目、火龙果平原地区适应性栽培、蘑菇的富硒栽培、铁皮石斛种质组培快繁技术。与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生物炭工程中心正在洽谈建立“中欧生物炭与绿色经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解决桐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长期的高端技术支撑,搭建生态环境技术成果转化平台,从而催生和吸引更多的优质环保项目落户石门湾。目前,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与嘉兴市农科院签约,拟在石门湾共建“杭嘉湖平原森林生态站嘉兴平原观测点”,这一观测点是国家林业局为进一步改善杭嘉湖生态环境建设,确保林业在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最大功能,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布点建设的平原森林生态观测网点,是全省三个观测点之一。

        石门镇还以科技创新助推五水共治为目标,开展了生态河道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河道水生植物岛纳污、太阳能微动力净化水质、微生物消纳河道净化功能、农村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国内首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模式装置,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加强科普宣传阵地建设,以科普助推乡村旅游,在桂花村建立起国内首个乡镇森林科普馆、科普大道、农技科普超市、科技茶室、新农村科普主题公园,积极探索党科共建新模式,成立农村党员新技术推广协会,建立千亩梨园科普文化长廊,把农村“党建”建到了农业产业链上。目前,石门湾已初步建立起科普旅游十八景,以加强科普阵地建设推动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主席会议提供了现场。

        石门农业以科技为支撑,以“一头羊、一只梨、一棵树、一朵花、一串葡萄”打造传统农业“升级版”,已初步成为桐乡农业的“五朵金花”,以特色农业的品牌优势占领新的市场,以猕猴桃、火龙果、桑枝木耳、铁皮石斛、富硒蘑菇为新型现代农业向传统农业提升转型。2013年石门镇实现农业产值6.7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0616元。石门农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我们将继续加倍努力,为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美好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嘉兴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