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一流,城市地质工作进入新时代
全国城市地质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到2025年,完成全国地级以上城市1∶5万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实现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地质工作全覆盖,着重推进140个中等以上城市的多要素地质调查,倾力打造25~30个城市地质调查示范样板,创建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利用科技创新,理论技术力争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就此次会议批示指出,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有关地勘单位要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加强城市地质调查的工作部署,落实国土资源部的指导意见,主动作为,扎实工作,推动建立城市政府主导的地质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地质科技支撑体系,将城市地质工作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为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更大贡献。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强调,要深刻认识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重要意义。下一步,要努力开创新时代城市地质工作的新局面。分类有序推进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确保实现总体目标;主动服务城市开发建设,拓展国土利用新空间;推动优势地质资源绿色开发,培育新产业;加强城市地质灾害防治,构建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探测科技创新;建设城市地质共享服务信息系统;强化城市地质工作的组织保障。要加强组织领导,将城市地质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主流程,做好技术支撑保障和服务。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昆,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地科院党委书记严光生出席会议。会议由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庄少勤主持。
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地质调查局已联合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在分析了我国19个城市群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337个主要城市的优势地质资源和重大地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需要充分考虑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地质环境安全条件;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应充分利用地热、地下空间、地质遗迹、地下水等4大地质资源优势;提高城市安全保障和防灾减灾水平,建设美丽城市,要高度重视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活动断裂、水土污染等5个地质问题。
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7~2025年)》(解读见5版),并就雄安新区、上海市、江苏省、成都市等城市地质工作经验进行了交流。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杭州、武汉、成都、西安、延安等12个城市的人民政府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国土资源部有关直属单位负责人,中国地质调查局各部室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