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着鼻子喂小猪,这个动作慢慢不见了
学生代表和校长举行圆桌会议,讨论小猪的未来。
杭州濮家小学笕新校区的5头小猪,对钱报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去年10月中旬,钱报记者得知杭州市区的这所小学要“奢侈”地牵几头小猪来养,便从猪圈的开建、小猪迎新会,到同学们第一次上岗当“猪倌”,全程跟踪。(详见本报2015年10月23日B1版)
在这个记录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这5头小猪是省农科院和濮家小学的合作项目,光是打造高大上的猪圈就花了十几万元。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轮流喂养它们。
平时,小猪们吃的是全校师生中午的剩饭剩菜,有老师开玩笑说,小猪和大家是同等待遇,我们吃排骨,它们也吃排骨,我们吃虾,它们也吃虾。每天,孩子们还会从家里拿着胡萝卜、苹果、青菜等新鲜蔬果,给小猪当零嘴,即便没轮到当猪倌,同学们也会“哀求”老师,领着去猪圈,喂上一口。
因为吃得太好了,两个月下来,小猪有些挑食了。季康平老师说,就在不久前,5头小猪合力拱破了猪圈的铁门,跑到操场上“抗议”伙食不合胃口,因为双休日食堂没有剩菜剩饭,它们只能吃加着米糠和玉米碎的饲料。
两个月来,生态养猪也解决了不少校园环保问题,比如学校空中菜园里烂掉的菜,现在把它们碾碎后可以放到猪圈的沼气池,用来制作沼气,再供厨房使用。比如每天食堂的厨余垃圾,现在实现了零残余。
校长黄凤英说,之前很多孩子进猪圈喂小猪时,都会一只手捂着鼻子,现在做这个动作的孩子慢慢不见了,显然在教室里一遍遍强调“不怕脏、不怕累”的素养,在猪圈里,用了两个月时间,练出来了。
黄凤英说,因为这是孩子们,包括学校老师第一次养猪,所以头批5头小猪来时,已经是两个月多的猪仔了,体形颇具规模,“农科院专家怕我们没经验,特地把小猪们养胖了再送来”。等这个寒假结束,学校打算再请几头真正的小猪来校园,陪着孩子们一起长大。不过,这样一来,孩子们对小猪的感情更深,由此带来的生命教育问题也将更迫切。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朱平 编辑: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