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发布特殊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0.2016  13:11

  • 10月18日,省教育厅召开新闻通气会,正式发布《浙江省特殊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建设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到2020年全省特殊教育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平均发展水平。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参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二五”期间,我省特殊教育快速发展,截止到2015年,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87所,特殊教育在校生16236人,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师生比为1∶3,学前和高中教育阶段师生比为1∶2.5。义务教育段、高中及以上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当地普通同级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10倍以上、5倍以上并纳入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出台了多项残疾学生助学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学生入校就读。据了解,目前我省视障、听障和智障三类残疾儿童的入学率超过98%(含送教上门)。

    作为我省历史上第一个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五年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实现十五年特教普及化,努力将特教向两头延伸。通过特殊学校开办学前部,发展融合教育,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学前教育,建立特教公共服务合作机制、残疾新生儿和持证残疾儿童信息共享和实名追踪服务体系等,实现残疾幼儿入园率超过90%。通过发展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高中阶段教育,实现盲人学校、聋人学校和综合性学校高中教育全覆盖,在各设区市选择若干所培智学校举办高中段职业教育部,优化职业高中专业设置,扩大特殊教育学校招生类别,实现残疾少年高中段入学率超过85%的目标。

    融合教育是当今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规划》提出,推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深度融合,形成“极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中重度残疾儿童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部分中度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卫星班”就读,轻度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特殊教育安置模式。“十三五”期间,计划在全省普通学校建设100个特殊教育“卫星班”。此外,计划建成1000个省级示范性资源教室,实现特教在全省2000个乡镇的全覆盖。

    十三五”期间,我省还将加大投入,实现特殊学校建设标准化。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使100%的特殊教育学校达到国家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教学与康复训练仪器设备配置标准。

    有质量的特殊教育”将成为“十三五”特殊教育发展的聚焦点。《规划》提出,我省将推出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实验学校,探索医教结合模式,建立医教结合服务体系,实现3~18岁残疾儿童少年医教结合全覆盖。将在全省建立20个省级示范性医教结合实验学校,依托试点,开展盲教育医教结合试点、聋教育医教结合试点、脑瘫儿童医教结合试点、自闭症儿童医教结合试点等。“十三五”期间,我省将通过多种途径,探索“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高等院校”“特校康复教师+驻校顾问医生”政府购买服务等试点形式,形成多元医教结合的康复模式。

    要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必须要有一支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我省将强化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机制、制定教师准入制度、专业能力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使特殊教育教师100%达到国家《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同时,实施特殊教育名师培育工程,在全省建立30个特殊教育工作室,培育50名特殊教育名师,引领我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