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民心相通的艺术桥梁——日本歌舞伎10年后再度来华
当地时间3月3日晚,日本东京歌舞伎座门口围拢着迟迟不愿散去的观众,他们议论着刚刚结束的松竹大歌舞伎演出,纷纷在海报前合影留念。3月4日上午,离当日演出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歌舞伎座外已经聚集了许多排队买票的观众,歌舞伎的魅力可见一斑。
中国观众也很快就可以在家门口感受歌舞伎的魅力。北京时间3月18日至20日,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承办、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友情合作的松竹大歌舞伎北京公演将亮相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村雁治郎、片冈孝太郎等知名演员将登台献艺。
歌舞伎“圈粉”不少
歌舞伎是日本传统的、独有的戏剧形式,与能乐、人形净琉璃并称日本三大国剧。歌舞伎已传承发展了400余年,其创始人是日本妇孺皆知的出云阿国。经过历史沿革,如今的歌舞伎演员全部由男性担任。歌舞伎演员只道白、表演,不演唱,演唱由坐在舞台一侧的专人完成,类似中国某些地方戏中的帮腔。
3月3日是日本的女儿节,也是本月歌舞伎公演的第一天,当地人称作“初日”。歌舞伎通常每月公演25天,每天两场,昼场上午11点开演,夜场下午4点30分开演。歌舞伎演出时长比中国的戏剧长得多,每场演出3部作品,需要4个多小时,每部作品间有10分钟到半小时不等的休息时间。
歌舞伎座共有2000个座位,其中最佳观剧座位票价2万日元左右(约1200元人民币),普通座位票价也要数千日元。3月初日的演出,场内座无虚席。进入剧场,记者发现,歌舞伎演出舞台不同于普通的镜框式舞台,而是有一条通道从舞台经由观众席左侧延伸至后台,称为“花道”。据介绍,非正面人物往往从花道上场。
歌舞伎演员尤其是主演的服装十分华美,舞台上常有一位黑衣人藏在他们身后,帮他们整理服装、传递道具等,这样的形式让不熟悉歌舞伎的观众感到新鲜。歌舞伎的舞台布景十分精致,与中国戏曲相比更加写实,其舞台机关也颇为复杂。3月3日夜场的第二部作品即使用了大型升降舞台,场面堪称宏大。
歌舞伎演员的妆容独特、面色极白,据说是因为早年的歌舞伎演出环境光线昏暗,这样的妆容方便观众观看,便沿用至今。优秀的歌舞伎演员在日本享有很高知名度,也拥有大量粉丝。记者在东京乘坐地铁时,在车窗上看到了3月初日演出主演之一——市川海老藏的照片。
来华演出三天五场各具特色
日本歌舞伎10年前曾来华演出,很受欢迎。此番松竹大歌舞伎来华3天内演出5场,每场3部作品,作品选择遵循歌舞伎演出的经典模式:一部侧重历史,一部侧重人情事理,一部侧重舞蹈。
《义经千本樱 鸟居前》讲述的是源义经因与兄长不和而被怀疑谋反,不得不离开京都,他走后,爱妾静御前陷入险境,义经的家臣佐藤忠信解救静御前脱险的故事。这一作品的看点除了佐藤忠信的侠义豪情,还有大量的武打场面,属于歌舞伎中的“荒事”。
《恋飞脚大和往来 封印切》是一部爱情悲剧,贫穷的龟屋忠兵卫与青楼女子梅川情投意合,为替她赎身而盗用公款、犯下大罪。龟屋忠兵卫带着梅川离开青楼,却也走上了死亡之路。剧中,龟屋忠兵卫的饰演者是中村雁治郎,10年前,他曾与父亲一起参加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纪念活动,在中国的4座城市演出。中村雁治郎说:“10年前我在中国演过对白较多的作品,中国观众完全可以接受、理解。《封印切》也是这样的作品,观众可以从中感受日本的人情、人心。”
《藤娘》是歌舞伎中极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作品,主打舞蹈。其中,缠在大松树上的紫藤盛开,一位头戴斗笠、手持藤枝的姑娘翩然出现,她就是藤精。藤精寄情于眼前美景,叹息男人的薄情,表达恋情的忧虑,在树影之下翩翩起舞。中村雁治郎介绍,舞蹈是歌舞伎演员的基本功,《藤娘》是主要以舞蹈打动观众的作品。
戏剧交流蕴含民众间情感交流
中国戏曲艺术特别是京剧艺术,与日本戏剧交流广泛。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会长靳飞对中日文化尤其是两国戏剧文化十分了解。据他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先后5次到访日本,并观看过歌舞伎演出。
梅兰芳曾在文章中表示:“中国人看歌舞伎,虽然言语不通,但是不难接受。我们完全可以体会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或那样表演。他们所表演的故事类型和情节,和我国古代故事结构、思想、内容差不多如出一辙。”
究其原因,梅兰芳归纳为中日古典戏剧“多年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彼此声气相闻、呼吸相通”。靳飞说:“在千百年文化交流的基础上,中日国民已在不知不觉中将彼此间的沟通转化成为一种内心的需要。”显然,戏剧已经架起了中日两国民众沟通的桥梁。
为顺应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此次日本松竹大歌舞伎来北京演出,在时长等方面作出适当调整。据悉,从目前售票情况来看,演出受欢迎度不低。“戏剧未必是真实的,但其传达的情感是真实的。戏剧交流也是中日人民情感的交流,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靳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