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诚德稳实”的自己 “兴耀”黄东良接过父辈漂亮一棒
黄东良,杭州市第十届政协委员、杭州兴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杭州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
多数人创业都会谈及艰辛的历程,而在黄东良看来,家族创业是占有优势的。因为父辈创业,他从小就受到了家庭的熏陶,因此他对真实的商业和市场总是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兴耀控股成长29年以来,经历了从老一辈企业家手中传承到第二代的过程,黄东良如今接过了漂亮的一棒,承载着更多责任,继续努力前行。
坚韧和执著
用行动传承父辈的精神
黄东良的办公室位于滨江区兴耀大厦,这是他们公司的自有物业,一半用来公司办公,另一半对外出租。兴耀控股集团的前身是一家花木公司,1985年,黄东良的父母从做花木生意开始,投身到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那一年,黄东良才8岁,对于一个刚要步入学校的孩子来说,父母经商,意味着他需要面对的是忙碌在生意场上的家人,他必须比同龄的孩子更独立。
公司发展壮大的时候,黄东良也在不断成长,也许是耳濡目染的缘故,他对商业、市场、合同等各种各样的元素都很熟悉。上了大学之后,黄东良会经常到公司实习,而且是在不同的岗位上踏实学习,这让他得到了不一样的积累。大学毕业之后,他没有留学和创业,而是踏踏实实地进了父亲的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地去集团下属各个主营领域的公司上班,在不同岗位上历练。
用黄东良自己的话来说:他和父辈之间的传承,比其他企业而言有着一段特别长的磨合期,这个磨合期似乎是从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了,因为磨合而互相渗透,因此更融洽。黄东良一直认真学习父亲的敬业和执著,他说:“我觉得父辈的精神要比我们的精神更可贵,他们敬业的态度、勤奋的付出和对整个企业发展形势的判断,以及那份肩上的责任感,都是我应该要传承的。”
与企业共同成长 更像亲兄弟在并肩作战
“对我父亲而言,兴耀就像他的另外一个儿子。”黄东良上大学的时候,寒暑假都会到公司实习,那时的他更多在关注父亲是如何处理企业事务以及企业的投资方向。兴耀至今都围绕建筑、市政、房产工程等业务在拓展,他觉得父亲的坚持是对的,在一项主业上做精做深,自然就会有好成绩。据黄东良回忆,公司在1992年时就开始涉足房地产领域,一度成为当时领跑地产行业的先锋企业之一。
“1992年,我们公司做的房产项目非常小,都是一两万平方米的小项目。”黄东良说,那时候的房子也非常便宜,房子的单价每平方米有些只要几百元。公司对地产这个行业非常敏感,随着土地竞拍政策的推动,兴耀在地产项目上快步发展。黄东良说:“我特别佩服父亲对市场的把握,直到现在,我都会认真听父亲分析市场,很多时候我觉得我和企业一起成长,我们彼此更像是一对并肩作战的兄弟。”
2014年,企业正好经历了29个年头。发展至今,集团的规模也从最早的几个人、几十人,到今天1500余人的企业,黄东良表示非常看好企业的未来。虽然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讲转型升级,但是黄东良认为:“要从一个行业转向另外一个行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更倾向于做好自己的事,为企业和客户做一点实事。
“只有在做好了实事和保障了自身产业发展壮大的条件下,企业才有可能去突破、开发一块新的领域。”从小就出生在杭州的黄东良,对滨江区的发展记忆犹新。他说:“滨江发展带动了企业发展,整体创业环境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黄东良更相信:壮大自己是改变未来的一条捷径。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叶根琴 实习生 杨佳虹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