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百花《二泉映月》无锡上演 三个阿炳对话经典
《二泉映月》无锡演出剧照
从左至右依次为锡剧、越剧的三位阿炳:小小王彬彬、茅威涛、小王彬彬。
浙江在线01月15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刘慧)吴文化和越文化,都起源和发展于长三角地区,同属长江文明的支流,自古以来吴越之地文化繁荣,到了近代,这里诞生了两首经典名曲——越地的《梁祝》和吴地的《二泉映月》。
13日晚,因为《二泉映月》,吴文化和越文化在无锡产生了一次全新碰撞。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带着新编越剧《二泉映月》“回娘家交卷”,接受娘家人的“批卷”。
众所周知,《二泉映月》是无锡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即瞎子阿炳的作品,今年是阿炳诞辰121周年。一直以来,戏曲、芭蕾、影视等众多艺术门类演绎着不同的《二泉映月》和阿炳故事。那么,越剧如何讲述《二泉映月》,无锡观众会如何评价越剧的外乡阿炳,吴越文化的此次交流、碰撞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新编越剧《二泉映月》是浙江小百花的又一次创新尝试,由郭小男与江苏青年编剧罗周共同编剧、郭小男导演,作曲家翁持更、刘建宽作曲,唱腔设计胡梦桥,舞美设计刘杏林,造型师毛戈平等知名艺术家联袂打造的这出大戏,以“泉”为象征——既是惠山泉水,更是阿炳的生命流向。一切生命的历程,都化作对人类真善美的赞许,化作母爱似的永久抚慰。
无锡大剧院舞台上茅威涛演绎的阿炳,完全颠覆了以往人们印象中的盲人阿炳的形象:虽然粗布蓝衫,但整洁干净。掌声中,当茅威涛穿上那件淡淡绿、水水蓝,既服帖又灵动的长衫走上舞台时,一位长发飘逸、骨子里透着孤傲清高的民间艺术家阿炳,顿时倾倒全场观众。
旋律声中,一个全新的“阿炳”引领观众从眼盲走到心明。眼盲不怕,只要心没有失明,也许命运给阿炳的磨难,正是成就他那动人心魄乐曲的缘由。
本次演出,小百花以极接地气的方式,邀请了江苏省著名二胡演奏家高能,在剧中高潮部分担任现场演奏,与走入一轮明月的阿炳隔空对话,以此向经典致敬。
无锡大剧院开业4年,小百花的掌声是最热烈的,这代表无锡观众给“越剧阿炳”打了满分。
演出之前,匆匆赶到无锡的茅威涛等人来不及放下行装,直接去拜谒了阿炳墓,在墓前深深鞠躬。演出结束后,“越剧阿炳”茅威涛以及小百花的艺术家,与无锡市锡剧院两代阿炳扮演者小王彬彬、小小王彬彬等相聚一堂。带着彩妆的“花儿们”认真听取当地艺术家对越剧《二泉映月》的观后感,两地艺术家还就这部经典二胡名曲、阿炳人物形象的塑造、地域文化的保持与拓展等话题展开坦诚交流。小王彬彬说:“一位演了20年锡剧阿炳的表演艺术家代表阿炳感谢小百花,感谢茅威涛提升扩大了阿炳的知名度,令经典更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