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电大学历教育遭“天花板”转型终身教育迎曙光
中新网宁波11月18日电(记者 何蒋勇 见习记者 李佳赟)当周日的晨光打在床头时,张悦(化名)便在妈妈的催促下翻身起床。
今年22岁的张悦不似同龄人般在全日制高校上课,而是进入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江北工作站(以下简称江北电大)。每当休息日到来,张悦的妈妈朱秀芳便会催促儿子准时去参加电大课程。在同样从江北电大毕业的朱秀芳看来,电大的学习充实而有必要,能为个人职业生涯带来实用的知识。
揉搓着惺忪的睡眼,简单洗漱后,张悦开着车驶向了学校。和“校友”妈妈的想法不同,张悦简单地认为自己读电大的目的“就是来拿一纸文凭”。
孤独背影:班上的同学都认不全
2013年,大专毕业的张悦进入银行系统工作,为获得升职资格,当年张悦便报名参加了电大会计本科班。不出意外的话,在经过入学测试后,张悦要在两年半之内完成二十余门的课程考试以及一篇毕业论文,之后他便可获得由中央电大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
走进教室,稀稀拉拉地散坐着十余名同学。张悦告诉记者,经过一年的学习,自己其实并未认全班内的所有同学,“全班共有38人,平时来学校课堂上课的人数也就十几个人,老师一般也不点名。”
据张悦介绍,电大课程大都被安排在了双休日,一天有3-6节课,“上课节奏很快,老师一般都讲重点难点。一本通常需要一个学期才能上完的教科书,我们只用了七八天、几十个课时就结束了。一天下来学到的东西来不及消化。”
不过,张悦称自己也不需要完全消化。他坦言,考前老师会将复习重点上传到网络平台上,文件中的题目很可能就是考试的题型。
“最后一次课一般是复习课,来的人是最多的,大家都冲着老师划的重点来,大概有二十人。”张悦调侃着笑道。
“不过,还是我妈那个时候学习气氛好,课堂上会点名,上课要记笔记,所有人上课的热情都很高涨。”张悦的语气中透着一丝失落。
在今年江北电大春秋季招生班的134名同学中,林双双的背影显得有些孤独。她是每堂课必到的积极分子,也是下课了会冲到讲台旁请教老师问题的好学生。
23岁的她目前在宁波一家药品公司从事销售工作,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也为了日后能有机会转岗做财务,今年,林双双报名参加了电大的会计本科班,“我想认真学习会计课程,以后再去考个上岗证。”
但张悦似乎对这种观念不以为然,“现在全日制的本科生那么多,我也就是花7000块钱拿个电大文凭充充‘门面’。”
四面楚歌:教育市场“硝烟弥漫”
10月25日,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开始,今年宁波共有25751名考生走进了成人高考的试场中。
而在江北电大的职工办公室内,教务员郑华栋却愁眉不展。与成人高考的稳定招生相比,今年江北电大的招生人数已降至100余人左右,只占了前几年年均招生数的1/3。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电大的市校层面。尽管宁波电大一直努力顺应社会发展,不断做出改变,但近年来招生人数也在以每年5%—10%降幅下滑。
1999年,高等教育开始扩大招生人数,很多大学也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精英教育开始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在郑华栋看来,高等教育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大的生源进行了分流,“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毕业自全日制高校的本科和专科,这对我们这种业余学校的学历教育冲击很大,很多生源没了。”
随着不少全日制高校大规模进军成人业余学历教育,原本泾渭分明的教育市场变得“硝烟弥漫”。此外,教育和技术的融合使得远程教育应运而生,不少高校甚至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也通过远程技术笼络生源。
随着各类名目繁多的教育项目浮出水面,成人教育市场也逐渐显露出一些不合规范的迹象。个别远程教育存在‘放羊’状态,成教培训机构也良莠不齐,甚至有些普通高校觉得成人教育不是主业,便交给教育机构来承包。有些学生便因此产生误区,认为培训机构管理不严,也不必通过严格的考试便可拿到文凭,因此对电大的教学机制产生抵触。
谈及当前培训领域的一些不良现象,宁波电大校长许亚南不无痛心地说,“成人教育领域的不规范竞争行为正在不断冲击我们这些认真做教育的人。”
这几股势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便是使得规模较小的广播电视大学开始显露运营困境。有的基层电大工作站人手少,负责学历教育的老师基本需要从外校借请。此外,由于地域和学生人数的局限,一些中高端的培训项目往往难以引进,人气涣散又终将导致生源锐减,此般循环往复,难以破局。
“如今电大的发展还是存在一个时间差,阻碍的力量将率先反映在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城区生源也会比区县级下降地更快些。但不久后,这种困境必将渗透进更广大的区域中。”许亚南忧心忡忡地谈道。
冲出重围:走出“一亩三分地”
虽然对着学历教育的招生表格发愁,但郑华栋的办公室内,却不时有附近居民前来咨询社区培训项目的详细情况。这个居民口中所提到的项目,其实就是江北电大近年来所开展的社区基础性技能培训,项目包含面点、服装、月嫂培训等。
“最近几年,培训的市场比较好,劳动力过剩致使很多居民都需要学习新的技术。”说到此,郑华栋的眼神中开始显露出光彩。
知识技术不断升级换代的潮流中,宁波电大也敏锐地嗅到市场需求所发生的变化。许亚南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不是冲着文凭而来,终身教育的需求在不断扩大。
宁波市教育局终身教育与民办教育处处长王大明认为,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学历教育在电大的未来转型中可能份额占比会有所下降。
当学历教育的空间被不断侵蚀,王大明认为电大的转型必须“迈开步子”,走出原先的“一亩三分地”,老年培训市场便是极具诱惑力的选择。“如今面向普通老年市民的培训教育很少,而现今的老年人普遍健康长寿,若在这方面下功夫,市场前景广阔。”
如王大明所言,近年来,宁波电大已经向终身教育开始了华丽转身。2010年,宁波电大增挂宁波社区大学,全面启动时事政治、历史人文、音乐美术、休闲娱乐等各类培训班。
2011年,宁波社区大学老年教育中心正式启动,现已有老年教育在校学员3000余人次。2013年11月,宁波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在宁波电大建成开通,学校也成为国家教育部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示范应用基地。
王大明表示:“对于从事终身教育工作的学校,政府将视情进行适当的经费补贴,若是电大的职能逐渐转型,政府考虑逐步将其相关项目纳入到公共服务的购买范围之内。”
虽然转型的趋势势不可挡,但王大明认为,学历教育在电大的教育系统中并不会被湮没。“一些年轻的外来务工人员因种种原因无法深造学习,电大的存在便可使其边工作边提升,在此种意义上,电大的学历教育便促进了教育机会的平等。”
专家表示,终身教育是一个涵盖广大的理念,包含各种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当下正在努力推进的是这些不同类型教育培训之间的互通“立交桥”。
记者了解到,目前宁波市教育局正在着手“市民学分银行”的筹建来推进这个“立交桥”的建构,宁波电大有望借机迎接全面的华丽转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