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申请勤工俭学,爸妈负担好妹妹就行
在淳安的梓桐镇唐家村,唐奕朦刚结束了两个月的暑期工生活,在短暂的休假时段,和妹妹一起回老家陪奶奶。
在申请资料上,唐奕朦这样写自己的家庭情况:“奶奶高龄独自在家务农,母亲工作不定,收入不定,妹妹即将步入高中,自己也将步入大学,家庭生活困难,目前仍住在危房中。”
村里好多人家早已是三四层的小洋房,她家依然是黄泥老房,“快50年的老房子了,凉快是凉快,但还是泥地,而且只有两间房,春节朦朦的父母都回来,就要打地铺了。”唐奕朦的奶奶听到记者说房子阴凉,就接上了话茬。
奶奶正带着两个孙女在剥玉米。“夏天的玉米,玉米粒剥下来磨成粉是喂猪的,玉米杆可以生火,农村特别的物尽其用。”手底下不停,瘦瘦的唐奕朦讲起农活来特别熟悉,“我从小就是留守儿童,父母去镇上打工,奶奶下田干活,我们也下田,从小干农活就像玩一样。”
“现在我妈在做纺织工,厂里效益一般,做3天要休6天,我爸在工地打零工,基本赚个生活费和租房子的钱。我和妹妹的学费,他们要去借点,然后年底老板发钱了,大概就能还上了。奶奶都75岁了,还在种地,我们吃的口粮都是奶奶种的,用番薯和菜去镇上换米。”
“高考一结束我就去打暑期工了,1500元钱一个月,已经两个月了,如果开学晚,我就再去做半个月的暑期工,大概第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就能赚出来了,后面我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岗位,爸妈负担妹妹就好,压力就小点。”
其实这次高考,她失手了,“原来可以进第一批的,大概是压力太大,没考好。”压力大在哪里,唐奕朦说,她家没有条件让她去复读,所以成败就是这么一锤子买卖的事,考前想太多了。
学校没考好,就挑个能学实务的护理专业,唐奕朦对未来想得很清楚:“我以后还是要回来的,学护理也好的,奶奶年纪大了,以后能有个照顾。”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实习生 章飞颖 记者 黄莺 文/摄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