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扎实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

04.12.2017  10:19

  用标准化来限制自由裁量权,用规范化来打通政务公开“最后一公里”。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15个省份的100个县(市、区)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温州市瓯海区作为浙江省七个试点县(市、区)之一,承担征地补偿、拆迁安置、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扶贫救灾、市政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义务教育等八大领域的试点任务。该区自我加压,另外增设民生实事领域改革探索。

  对于该项国家试点任务,瓯海区按照“力争省内一流、全国先进”的要求,举全区之力、汇全区之智“解题”,在政务公开事项梳理、标准编制、全流程公开等方面率先突破。

   群众当“导演”发布全国首个

  民生实事项目政务公开标准

  从2012年开始,瓯海区坚持每年开展“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办成了涉及教育文化、交通出行、住房保障等群众关心、关注的多方面事项。

  然而前些年在工作执行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2014年“免费为全区环卫工人开展健康体检”项目,前期未设置具体任务量,过程中难以形成有效督查,任务完成的质量难以评估;2015年“培训农村妇女创业就业800人”项目,因未提前设置财政专项资金,项目推进一度停滞不前。

  追问问题产生的根源,缺乏统一的流程标准、规范是关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瓯海区民生实事项目政务公开标准因此出台,将民生实事工作过程“程序化”,为该区民生实事全程“立规矩”。

  该标准立足瓯海实际情况,通过科学优化项目实施中的公开环节,经省市有关标准化、政务公开、民生实事方面专家学者组成的标准评定小组审定通过后发布。“这是全国首个专门针对‘民生实事’项目的政务公开标准,内容全面到位且通俗易懂,为各地各部门制定政府公共服务类产品标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样板。”省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潘洋评价说。

  “民生实事项目既然冠以‘人民的名义’,在项目确定上首先要从过去的‘为民选题’转为‘由民选题’。”瓯海区主要负责人介绍,此次瓯海所立的“规矩”,正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引下,在落实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上的一次主动探索。

  原本,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由部门上报、区政府确定,未必能完全契合群众意愿。该标准明确了项目征集办法、票决制方法等一系列信息的公开要求。根据该标准,该区2017年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启动社会公开“金点子”征集,通过主流媒体和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征集通告,同时向全区近500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寄送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函。共收集群众建议75条,涉及公共服务、环境提升、出行便利等方方面面,经整理归类形成初步建议项目15条。随后由区长召集职能部门,邀请代表委员、市民监督员等召开意见征求会,全流程贯穿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真正实现百姓“点菜”、政府“做菜”。

  和以往政府单方面公布月度通报不同,该标准把人大监督和社会监督列为法定流程,并将民生实事项目的工作计划表、进展情况通报等纳入信息公开内容。此举使项目实施全过程“毫无保留”地展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下,以“内部监督”向“公众监督”的转变倒逼项目落实提速。“从项目征集、筛选、优化、决策再到执行、评价,代表全过程参与其中,让我感受到代表的责任更重,使命感更强!”该区人大代表田静说。

  在项目结果评价方面,往年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报告,是作为区政府工作报告的附件提交区人代会审议,完成效果仅停留在纸面,代表满意度无从考证。按照该标准,如今区人大常委会和区政府需在区人民代表大会上向代表作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的调查报告和完成情况报告,最终接受全体人大代表的满意度评价,形成反馈闭环。同时,所有的完成情况和满意度情况,都将作为公开内容如实公之于众。项目的实施成效,不再是政府单方面的“吆喝”,而是由实实在在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来决定。

  “民生实事项目,面对的主体是基层群众,服务的主体也是基层群众。这一新举措有力证明了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在扎实践行群众路线。”十九大代表、瓯海区政协退休干部宋玲华说,相信通过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区政府真正“晒”出群众想看、愿看、肯看的内容,加快建设法治型、服务型、阳光型政府的步伐。

  “标准化+政务公开”

  助推“最多跑一次”加速跑

  11月15日,瓯海区完成农村C、D级危房治理改造5493户,治理改造率100%。在全区9.3万户农房中,C、D级危房超过5000户,存量曾居温州全市第一。能够超速完成量大面广的任务,背后是该区破釜沉舟、釜底抽薪式的治理改造行动。其中,该区在农村危房改造领域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实践,发挥了“指挥棒”的作用。

  瓯海区住建局负责人介绍,原本农村危房改造流程,由村委会初审到最后规划部门工程规划许可,涉及村、属地镇街、不动产登记、住建、规划、国土等部门,多头审批、多头跑证明,前后周期最快为42天。该区在做农村危房领域政务公开相关事项的梳理中,对整个危旧房治理改造过程自省剖析,以政务公开触发流程再造。如今,该区农村危房改造实现了联合审批,村居、规划、国土、不动产的意见均由街道牵头统一征求,在审批手续上避免了“多头跑”的弊端,审批时间也缩减至12天。

  无独有偶,该区拆迁安置、扶贫救灾、义务教育等领域也正经历着从流程繁琐到程序精简,从多头送审到并联审核的质变。遍地开花般的行政领域革新,是瓯海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积极尝试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公开促服务水平提升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区按照“应公开尽公开”原则,全区63个政府信息公开责任单位累计发布政府信息27万条,其中市场监管、政府采购、财政预决算等16个重点领域公开信息10322条,公开行政审批办理结果20万条。

  把政府信息晒出来,让百姓看个明白,瓯海区在政务公开方面的探索从未止步。假设一条信息是一片树叶,当数十万条政府信息犹如数十万片树叶交错堆叠在一起时,百姓想要从中清晰快速地找到所需的那片叶子,可能看得到、拿不到,可能一阵迷茫、无从下手,也可能根本看不到、找不到——基于如是认识,瓯海区将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当作政府的一场“自我革命”。致力于通过规范化的事项梳理和标准化建设,全面理清脉络,让整片“森林”彻底透亮地沐浴在阳光下,让百姓有章可循,各取所需。

  这份向人民群众亮“底细”的决心和勇气有了,如何将“心动”化为“行动”?众所周知,政府各领域之间或是事项交错,或是职能交叉,往往难以划定边界。为此,瓯海区打破部门界限,明确以“公开领域统领事项”的理念,为每一个领域建立工作专班,将“五公开”各阶段涉及的单位都纳入,形成“主管部门总牵头、责任单位共参与”的格局。如扶贫救灾领域,把涉及的扶贫、民政、残联、教育、住建、财政、人社、卫计等部门和镇街及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工作职责均纳入。

  与此同时,该区依托部门权力清单、职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等“三张清单”,率先将政务公开事项区分为“工作职责”和“政府信息”,按一、二、三级事项对应子领域、工作职责、工作环节,逐级细化公开事项的“枝杈”,直至每一片信息的“叶子”。每一条政府信息均明确公开内容、主体、时限、方式等要素,提高了事项梳理的广度和精度。目前试点领域共梳理一级事项50项、二级事项155项、三级事项222项,涉及政府信息清单549条,基本厘清了试点领域政务公开事项脉络。

  政务公开标准所针对的是政府公共服务产品,与一般产品标准大有不同。为此,瓯海率先在事项梳理启动阶段,就邀请省、市标准化研究院专家参与,分别为每一个试点领域确定标准专家团队,实现与具体业务无缝对接,着力讲好政务公开标准化的“普通话”。目前,该区已确定政务公开标准化体系的总体框架,完成了政务公开指南、各试点领域政务公开标准的初稿编制,进入标准发布流程。

  以公开为手段,以服务群众为目的,“标准化+政务公开”率先在群众和企业最关注的政务服务领域收获成效。该区将八类综合窗口252项业务全部纳入“一窗受理”系统,将部门“小循环”逐步变为政府“大循环”,涉及多部门项目平均办理时限缩短50%以上,申报材料减少30%以上;汇集861项“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服务指南,归集百姓办事常用的12类电子证照和71类常用政务数据,大多事项仅凭身份证就可办理;研发投用“市民之窗”自助服务平台,实现256项审批事项自主申报、查询和打印,在推进政务办事全流程公开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打通“最后一公里”

  创新政务公开“升级版”

  10月份,《瓯海区人民政府公报》面世,内容涵盖了今年1~8月份所有区政府规范性文件等信息,这也是全省首份区级人民政府公报。

  相对于五花八门的政府信息,政府公报汇集了最权威、最重要、公众最关心的政府信息,为公众查阅、司法审判等提供了有效的标准文本。

  “有了‘公报’,政府做了什么,我们想知道什么,翻一翻一目了然。”住在景山街道东小区的一位居民捧着政府公报爱不释手。

  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官方出版物,该公报计划每季度刊发一期,实行免费赠阅,以纸质和网络文本的形式对外发布。社会公众可直接到瓯海区政府门户网站下载电子版。瓯海为政务公开浓缩精华,在政府公报上的创意之举,折射的是其以百姓需求为导向的暖心出发点。

  当各试点领域政务公开标准逐渐清晰明朗,瓯海区并未满足浅尝辄止。以创新引领,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敢为人先的瓯海区不断做着尝试。

  ——政府开放日:请群众代表到部门协助处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协调等相关政务,让群众“亲密接触”政务公开的第一现场。该区计划从2018年开始,每季度举办一场“政府开放日”活动,通过角色客串、观摩体验、座谈交流、参观调研,让群众深入参与政府日常办公、执法监督等过程。

  ——一站式网上虚拟政府: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现代服务型政府的“网络版”,实现政务公开、政务办事、政民互动、社会治理的“24小时不打烊”。该区计划12月底前全面取消部门级政府网站,统一对外形象;采用3D虚拟导航技术的“虚拟办事大厅”,与浙江政务服务网统一申报平台系统对接,实现网上虚拟办事。

  ——信息公开查阅点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在区图书馆、档案馆、审批大厅、开发区、13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等地的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让群众在“家门口”能更便捷查询、公开申请各类政府信息及意见投诉办理等。

  ——公众列席旁听政府会议:针对民生普遍关切的相关议题,向公众开放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等,深化决策过程信息公开。列席会议的公众,通过社会报名或单位推荐的方式,从各个年龄层次、热心公共事务、从事一线工作、能够反映基层群众心声的公民中遴选确定。

  ——市民参政智囊团:邀请在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文教体卫等各领域的专家组成“智囊团”,在相关决策性专题会议时参与讨论,发挥专家智库作用。

  种种推陈出新之举,畅通群众知情渠道,方便群众参与监督,释放出瓯海以人民为中心、尊重群众权利的态度,彰显出政府自信、真诚的作风和服务意识的增强,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本版图片由瓯海区新闻和网络信息中心提供)

  黄冰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