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璎珞传》:粤剧梵剧“有情人终成眷属”
《璎珞传》剧照
狮子国的美丽公主璎珞,乘船过海,远嫁犊子国优填王。途中,帆船失事。璎珞被救后,隐姓埋名,成为犊子国王后的侍女。璎珞与优填王偶遇,两人一见钟情,终不为王后所容。一日恰逢后宫大火,璎珞不顾自身安危将王后救出火海。劫难后,璎珞身份大白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来自于古印度戒日王的剧作《璎珞传》,作于1400多年前,是古典梵剧的经典之作。
10月24日,由广西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戏剧院创排的粤剧《璎珞传》在南宁剧院首演。谢幕时,当地观众一拥而上,用鲜花和笑脸将演员们团团围住。从北京前来观戏的业界专家,更是对这部新戏称赞连连。
拓宽两项世界非遗的当代外延
对两广地区的群众来说,粤剧是再熟悉不过了。2009年,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诞生于公元前2世纪的印度梵剧拥有同样的身份。如今,粤剧与梵剧跨越时空,对话、碰撞、结合,成功拓宽了两个古老剧种的当代外延。
眼前的《璎珞传》充满热情与活力,纯正的印度舞蹈搭配细腻的中国南方曲调,让人仿佛置身印度,却听得见自家乡音,似曾相识而又陌生新奇。风趣的剧情、唱词,别出心裁的服饰、舞美,让青年观众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发出“啧啧”惊叹,丝毫未觉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
“《璎珞传》的创作是对两大世界非遗的追根溯源。粤剧、梵剧经过上千年的沉淀,已各自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体系,改编和移植是非常困难的,从未有人尝试过。由此可说,《璎珞传》是个创举。”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贾志刚叹道。河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一级导演李利宏用“惊艳”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因为他在观摩过程中“尽享精彩的演绎”。李利宏表示:“我们对梵剧相对比较陌生,看完《璎珞传》后,对梵剧有了直观的感受。《璎珞传》既形象地把梵剧的内在气质传递出来,又对粤剧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激活当代戏曲的创作生态
回顾历史,戏剧、戏曲的每次重大发展都与形式的创新有密切关系。当代英美音乐剧之所以成功,就是敢于打破传统歌剧既有的表演方式,将歌舞有机地融为一体。中国戏曲发展亦是如此,从汉代“角抵戏”到“宋杂剧”,风行于不同时代的戏曲形式,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
“要掌握好非遗保护的度,不要捆绑住戏曲剧种的手脚,使之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这是戏曲生存的迫切要求。”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毛小雨说,自己一直从事戏曲理论研究工作,评论别人的戏剧作品,总感觉说服力不够,这一次,他决定变换身份,用理论指导实践,担任了《璎珞传》的艺术总监和编剧。
毛小雨多年前在印度学习,回国后致力于传统戏曲与印度戏剧的研究,寻求中印戏剧的结合点。他指导博士生王彤完成《璎珞传》的中文翻译,并将其改编成粤剧剧本。新编的《璎珞传》在保留故事原型的基础上再次编创,加入了南派粤剧的独有特色。在表演方面,充分发挥粤剧身段擅长演绎爱情故事的特点,同时结合印度歌舞元素,可谓一次突破性的实践。多位专家认为,这种尝试是对中国传统戏曲的补充和丰富,具有示范作用,更激活了当代戏曲的创作生态。
“这次演出现场效果不错。作为一个集戏曲演出、创作研究和非遗保护于一体的机构,我们今后在戏剧艺术的研究和探索领域,还要推出类似的举措。”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方宁告诉记者。
中印文化交流的一颗宝石
毛小雨之所以选择将《璎珞传》作为改编剧本,除了因为剧作本身具有高水准外,更有深层原因,即该剧具备推动中印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的历史基因——《璎珞传》的作者戒日王作为印度著名君主,对推动中印交流做出过历史性的贡献。唐朝高僧玄奘在印度游学期间,与戒日王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两人的会面促成了中印的官方往来。自戒日王首次派出遣唐使之后的7年中,戒日王与唐太宗之间互派使臣多达6次。
时逢中印友好交流年,粤剧《璎珞传》就像众多中印交流活动当中的一颗宝石,分外夺目。排演过程当中,两国艺术家与文化工作者之间发生的自然而深入的互动也令人记忆深刻。一位印度友人听说该剧后,主动揽下采买任务,坐飞机来到南宁,把在印度购买的满满一箱纱丽带到剧场……
印度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高志远观摩了粤剧《璎珞传》后,大为赞赏,“演出非常棒!印度梵剧用中国戏曲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我们两国的文化在此无距离地触碰,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场演出。它将在场的印度人和中国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表示,将力邀粤剧《璎珞传》走进印度,让印度国民一睹由中国戏曲艺术家演绎的印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