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的余建春说自己的研究全靠“猜”

21.06.2016  20:11

赴约当天,余建春没有请假就跑了出来,算是旷工一天,因为公司一般不允许请假。

  他先乘385路公交到地铁站,坐1号线到武林广场站,又再坐21路到浙大附中,最后步行到玉泉校区。

  这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虽然折腾,但能亲自见到著名的数学教授并和数论专业的高材生相互切磋,他一点儿也不觉得麻烦。

  余建春高中念的是新县职高,后来上了郑州牧专,读的都是畜牧专业。正常情况,他毕业后理应是当一名兽医。

  但毕业10多年以来,他四处漂泊,到处打工,在北京、上海、苏州、东莞等地当过保安、工人,还去日本种过半年番薯。

  每到一个城市,他就跑到当地最好的大学,试图拜访数学教授,展示自己的数学发现。河南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都曾经留下他的足迹。

  如果见不到面,他就把自己的演算手稿寄给数学界的大牛,甚至是院士,但基本上都石沉大海。

  其实,余建春在中学时数学成绩并不是很突出。直到现在,他也对几何题不感冒,更不要说完全没有学过也完全看不懂的微积分。

  但他对纯粹的数字有天然的敏感。仅仅凭借直觉,他就一步步推出了卡迈克尔数的判别式。按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基本都是靠“”。

  他至今清楚记得推导出判别式那天的情景。

  2015年4月的一天,他和堂姐一起在家摘茶叶。

  “头天我就计算了一个式子,摘茶叶的时候,我还在想式子。下午四点多,天开始下雨,堂姐把茶叶包好,骑着摩托车走了。我就把本子拿出来,一看,就有了新的发现。

  蔡天新说,余建春的难得之处在于,他非常踏实,只钻研自己力所能及的领域,并乐在其中,这和以往那些民间科学爱好者有着本质不同,这种理性的研究学问的态度和那份执着的精神值得我们尊重。

  现在,33岁的余建春尚未成家立业,父母已经双亡。他现在最希望有一个家庭和一份稳定的职业,然后在业余时间继续钻研数学。

  蔡天新的朋友、丝绸之路控股集团董事长凌兰芳也是一个业余数学爱好者。他听说余建春的故事后,表示愿意为他在湖州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并承诺这份工作一定会让他有时间继续学习、研究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