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区扎实开展“律师进校园”活动初显成效

15.10.2015  15:47
            2014年以来,滨江区教育局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律师进校园”活动,以“律师走进校园、法律服务师生”为目标,以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为重点,坚持服务师生、公益为主的原则,构筑新型的校园法制教育宣传平台,为共建“平安、和谐、法治”的社会环境夯实思想基础。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区内17所中小学分别与律师形成一对一结对关系,并定期开展活动,取得良好成效。近日,国家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公布了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案例名单,滨江区“律师进校园”案例榜上有名。
            一是抓宣传发动。各校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刊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律师进校园”活动的职能和作用,及时总结活动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树立一批先进典型,不断扩大“律师进校园”活动的知晓率和社会影响力,为“律师进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抓制度保障。制定工作规则,狠抓制度落实,成立区“律师进校园”工作指导协调小组,统一指导和协调“律师进校园”工作的开展。指导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律师进校园”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是抓工作对接。校园驻点律师根据区指导协调小组制定的管理办法,认真履行好法律咨询、法制宣传、参与学校重大事项中的涉法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等四项工作职责,认真做好工作日志,做到一校一卷、一事一记、一次一记,规范开展工作。各学校主动加强与驻点律师的沟通,邀请驻点律师参与校园的各项活动,并为其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保障。目前,全区所有学校均有相对固定的驻点律师办公场所,
            四是抓活动载体。各校园驻点律师注重不断创新和丰富活动载体,拉近与师生、家长的距离,并以师生、家长容易接受的形式,开展系列法律服务活动。一年来,多次通过法律知识讲座、竞赛、咨询等形式,将法律知识送到师生、家长身边,有效地增强了广大师生、家长的法制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