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两港发展势头强劲 "一带一路"打造浙江经济新高地

24.10.2015  14:50
5月18日,“义新欧”班列停靠在西班牙阿布罗尼迦尔铁路货运站。

  浙江在线杭州10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陈铖 编辑/马丽红) 前三季度,全省GDP比去年同期增长8%。其中,出口增速逐月回升,“一带一路”新经济正成为新增长动能。

  10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发表演讲说,“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中国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带来巨大机遇。而浙江作为沿海省,早已尝到了“一带一路”的甜头:特别“义新欧”班列的开通和宁波-舟山港的融合,不仅为浙江提供了“大进大出”的大平台,势必将掀起新一轮投资高潮,为经济筑构新的发展高地。

  陆港:“义新欧”让更多浙江制造走出去

  2014年11月18日,装载着82个标准集装箱的首趟“义新欧”铁路国际货运班列从浙江义乌驶出,一路向西,在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西班牙,历时约21天、行程13052公里后,到达目的地——西班牙马德里。

  东方的丝绸、瓷器和义乌小商品,西方的红酒、橄榄油和化妆品,正在运行逐渐成熟的“义新欧”中欧班列上来回往返,为我们生活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义乌至中亚五国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开通后,不少在西班牙和欧洲的中国商人来电咨询,希望早日开通义乌至马德里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和推动下,去年11月18日,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首发。”冯旭斌说。

  如今,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已实现常态化运行,班列已增加到每周1次,返程每月发车2次。今年6月28日,波兰华沙、德国柏林、法国巴黎等“义新欧”沿途重要城市的海外分检中心都已建立。“义新欧”运营方天盟公司董事长冯旭斌透露,公司正在谋划建设义新欧新丝路产业园,涵盖出口拼箱基地、铁路快件监管中心、国际商务服务中心三大板块,计划在三年内投资建设不少于10个区域性海外仓,辐射30000个货物集散终端。

  “过去,义乌国际双方物流基本依靠海路和空运,铁路国际运输是新的亮点,新的引擎,能够更好地服务义乌的国际贸易,让更多的义乌制造、浙江制造乃至中国制造通过‘义新欧’运往中亚和欧洲,然后销往全世界。”冯旭斌说。

  2014年,浙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达到1077亿美元。今年以来,铁路国际联运及铁海联运业务量呈井喷式增长,上半年,“义新欧”中欧班列集装箱1770标箱,同比增长51%,出口货值4.8亿元,同比增长1.4倍。

  近日,又有一班“义新欧”班列从马德里出发,11节车上装满了来自西班牙的家具、红酒、橄榄油等商品,即将在11月中旬抵达义乌。

宁波-舟山港

   海港:宁波-舟山港开通国际合作新领域

  除了陆港义乌之外,“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海港宁波-舟山港也为浙江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十年来,宁波、舟山两市合力推进宁波舟山港担当起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龙头,为浙江和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近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英国期间,由宁波航运交易所编制的海上丝路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将出现在波罗的海交易所官方网站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调推进组组长、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欧晓理表示,这是中国航运指数首次走出国门并且获得国际市场认可的标志,双方的合作开拓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新领域。

  近年来,两港集团先后合资合作开发建设了舟山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衢山鼠浪湖铁矿石中转码头、六横凉潭岛武港码头等项目,优势互补、互利合作,参与全球港口竞争的能力不断提升。

  十年间,浙江在外向型经济的拉动下实现了发展的腾飞,宁波-舟山港更是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吞吐量已连续6年蝉联世界第一。2012年起,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第一港。2014年,宁波—舟山港完成年货物吞吐量8.7亿吨,同比增长7.9%,继续保持世界排名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4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2%,箱量首次排名全球第五。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抢得沿海港口改革先行先试先机的宁波舟山港集团如何编织一个更宏伟的“强港梦”。

  宁波舟山港集团临时负责人、原宁波港集团总裁宋越舜在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宁波舟山港集团将充分发挥港口的资源优势和引领作用,更好地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

  据悉,今后宁波—舟山港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港,19个港区、600多座生产性泊位,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有望突破2000万标准箱,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带一路”:为浙江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浙江省工商联主席南存辉表示,“一带一路”战略有望帮助浙江企业实现产能的转移和对接,开拓更大的市场。

  浙江在线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今年1-9月,全省经备案、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共计512家,对外直接投资额100.92亿美元,同比增长1.68倍。同期,浙江检验检疫局签发自贸区原产地证161614份、货值63.58亿美元,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签证118347份、货值48.65亿美元,分别占自贸区签证总量的73.23%和76.51%,减免关税约2.92亿美元。

  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兰建平认为,这对近年来饱受欧元区经济下行、汇率压力的浙江实体企业,是巨大的发展机会。

  他说,浙江现在有42个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包括绍兴轻纺、义乌小商品、永康五金设备制造等工业产品都有明显竞争优势,这些产业一旦走出去,将让全球经济发展共同分享中国经济带来的机会和进步。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带一路”为浙江地方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新动力,也为企业抢占市场、发展新型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