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鹿城:深化均衡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

10.01.2017  19:34

一是硬件上提升办学条件。打造良好的施教环境,合理调配师资力量,提升办学条件,是“树人”的重要前提之一。2016年以来,鹿城区新建了6所学校,分别是洪殿小学、七都华侨城配套幼儿园、三幼七都园区、庄头地块配套幼儿园、广化桥路配套幼儿园、人才公寓配套幼儿园,新增建筑面积29500平方米,新增学位近2500个。另外,在“智慧教育城”建设上换挡加速,投入资金2062万元,创建达标校、示范校及书香校园16所,建成创客教育基地2个、创客空间10个、智慧教室17个、无线校园网16.5个,更新多媒体480套、电脑833台,添置图书13万册、课桌椅8000套。今年9月,位于鹿城西部山区上戍小学12个班级的近600名学生,全部用上了“多媒体教学触控一体机”,让孩子们坐在农村的教室里享受城区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在师资配置方面,鹿城区政府先后出台《鹿城区义务教育集团校教师轮岗交流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引导骨干教师和校长向乡镇学校和城区师资相对薄弱学校流动,2016年区内流动276人,其中校级领导30人、教师246人。

二是课程上狠抓改革促均衡。作为温州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排头兵,鹿城区通过“三阶段三梯队”策略有序推进新课改,创新性地构建了“6+1”课改模式,即视导、培训、教科研、激励、协作、共享六大联动机制, 并辅以信息化管理手段,为全面推进课改提供明晰路径与手段。为了破解校际差异难题,他们通过行政牵线,自愿组团,将先行校与后行校、城区校与农村校、同类校间组建校际联盟,形成“集团组合、校际协作、学区集聚”的区域推进模式。一年来,鹿城课程改革及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亮点频现,除广场路小学、蒲鞋市小学、百里路小学等传统名校的“香樟园课程”、“蒲公英课程”、“幸福课程”外,一大批新优质学校在教育改革中日渐成熟、脱颖而出,比如蒲州育英学校的“财商教育”,引导孩子从小了解劳动的价值,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双屿小学的老酒汗乡土课程,利用食堂剩饭做温州老酒汗,加入温州话、温州童戏、温州民俗等元素,深入挖掘本土课程要素;石坦巷小学的“创客教育”,从信息技术、物联网、科技制作与实验、美工创编、数学模型探究等多纬度多视角切入,对孩子实施全方位的创新实践教育,培养众创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马鞍池小学的“星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和个性差异,追求“让每个人都闪亮”。

三是评价上不以分数论成败。2016年,鹿城区系统构建“五维评价体系”,即学校发展性评价体系、校长综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研训员评价体系和学生绿色评价体系,实现从师生个体到集体的考核全覆盖,为全面推进城区教育均衡度提供重要引领。通过学校发展性评价,督促学校找准最近发展区,实现一校一坐标、年年有进步,不断缩小校际差距;通过校长、教师、研训员工作绩效评估,督促教育者自我加压与主动提升,激发队伍活力;通过学生绿色评价,打破传统的“唯分数论”,倡导多元评价、全面发展。每一所学校都要制订“三年发展规划”,每年度学校都要针对规划拿出工作业绩,向主管部门和教育同仁展示与汇报。教育部门每年根据考核结果给学校和校长发成绩单。另外,大力提升城区学前教育优质水平,拓宽等级幼儿园覆盖面。启动“等级创建结对帮扶”工程,将优质园与准办园拉手结对,2016年创成省一级幼儿园2所、二级幼儿园4所、三级幼儿园16所,全区等级幼儿园比例达94%,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达97%。狠抓普惠性幼儿园创建,新创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6所,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0%。同时,加大对无证幼儿园的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