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
1月23日上午,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新闻发布会,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贺修铭,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民、湖南师范大学校长蒋洪新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部、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发文批准依托湖南师范大学组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湖南省政府和科技部共建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湖南省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将在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领域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竞争前关键技术研究,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验室的建设运行将按照“创新机制、突出特色,坚持标准、省部共建、以省为主”原则组织实施,湖南省人民政府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责任主体,科技部实施分类指导并提供相关服务与支持。
湖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具有广阔的淡水资源和丰富的淡水鱼类资源。渔业是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湖南是渔业大省,但不是渔业强省,淡水渔业发展潜力巨大。湖南师范大学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研究团队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淡水鱼类等水生经济动物的发育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研究并揭示了我国四大家鱼性腺发育与受精细胞学的规律,这一突出贡献推动了我国四大家鱼(青、草、鲢、鳙)的人工繁殖技术的建立及四大家鱼苗种的规模化养殖,使我国大宗淡水鱼类供应充足且价格便宜;研究证明了鱼类远缘杂交可以形成多种可育品系,打破了“种间杂交难以形成可育品系”的传统观念,为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资源,也为生物演化研究提供了好材料。
目前,该实验室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科技奖4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23项。获得相关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在PNAS、Genetics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了《中国养殖鱼类繁殖生理学》和《鱼类远缘杂交》等学术专著,形成了较系统的鱼类远缘杂交理论体系。获得了7个国家级水产新品种,推广到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已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广养殖,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今后,该实验室将紧密围绕淡水鱼类远缘杂交等技术形成可育品系的遗传、繁殖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系统开展鱼类生殖发育及遗传育种、鱼类重要生物学性状形成机制以及鱼类健康养殖三个方向的研究。建立优质淡水鱼类新品种研制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创建一批优良鱼类品种,建立名贵经济鱼类基因资源保护库并对其扩群利用,建立“良种良养”的健康养殖模式,打造国际先进的淡水鱼类遗传育种及健康养殖研究的重要平台,为湖南淡水鱼千亿产业的目标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服务于我国现代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科技部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