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特烦恼 终于踏上家乡土地 却迎来了“水土不服”

29.12.2015  09:38

    活鱼换水对鱼的伤害是致命的,人换个国家生活也易获水土不服。虽然,国内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对海归们而言有着几近满分的吸引力,但这几年总有海归向记者抱怨:待遇期待落差,人际交往障碍、恋爱婚姻选择……好不容易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却患上了“水土不服”。

    这大概就是海归的烦恼吧。

    初中一毕业,小玄子(化名)就同闺蜜一起走出了国门,远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求学。10年后,26岁的她刚刚从新南威尔士大学毕业,拿着硕士文凭决定回国好好做一番事业时,却被现实打了重重一拳。

    “现在五险一金加起来一个月只拿6000元,何年何月才能收回成本啊。”原来,为了移民,小玄子选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会计专业,因为没有实习经历,回国后找工作屡次碰壁,原来的骄傲和自信坠入谷底,“父母对我期望很高,我不应该这样的。

    小玄子说,她还记得10年前她刚刚出国,那时的海归可吃香了,只要有海外名校留学的背景,年纪轻轻就能当高管,没想到等她到了牛校毕业证书,凤凰就只值乌鸦价了。

    “大家对出国留学有着很高期待,认为孩子不仅能开阔眼界还可以获得更高的才能,回国后会有明显的就业优势,好的工作和高收入会送上门来。”施强留学副总经理沈俊海说,其实这些都是理想状态,“出国最大的收获还是在‘软’收获,即包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丰富的阅历,虽然这些不能很快转化为财富,但能受益终生。

    沈俊海告诉记者,事实上,海归回国后多数身居要职,但拿高薪的不多。海归的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薪金在3000元-10000元这个区间的最多;月薪上万的人只占20%左右,这一部分海归一般在企业或机构中担任主管、经理级别的职务;而真正的高薪人群更是少之又少。

    “早几年,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对于懂外语、懂业务的国际性人才非常饥渴,所以乐意用高薪聘请海外归国人员。所以工资差异很大是非常正常的。”沈俊海说,但现在海归并不是稀缺资源。海归的薪水,除了受工作经验的影响外,与是否是名校、是否热门专业、与海归的个人价值观等关系很大,但最重要的肯定还是个人的能力。

    不久前,英国“Matador”网站、美国《赫芬顿邮报》等外媒,总结了海归回国后的几大不适应表现——除了思维方式以外,让海归们头疼的更多是衣、食、住、行等生活小事的不同。那么,中国的海归又面临怎样的不适应呢?本期《出国周刊》说的就是这个。

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才?

前途出国浙江区美国资深顾问 樊悦

很多人出国是为了镀金,但不知大家是否考虑过,这金子的耐久度。想让所学有价值,就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中国需要怎样的人才。

十年前,赴美英的留学生中有近八成学的是商科,这些专业的确都是热门,而且工作岗位也比较多。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工作多,不代表得到的工作好,也不代表待遇好。

在美国,如果你是商科毕业生,就基本上和工作签证告别了。因为美国有个法令,一个公司的岗位,只有在6个月还未能找到本地人的情况下,才能找外国人。所以,现在大批的海归回国就业,找到的都是自己不满意的工作。

再看国内,国家处于转型期,由劳动密集型转向人才密集型转变。国家需要的是生产技术人才,就是我们所说的技工。欧美等国非常重视对技工的培养,他们的工资待遇,和白领是没有区别的,甚至高于坐办公室的。在日本的雷克萨斯公司,本领最高的技工被称作技匠,公司为拥有这些技匠而感到自豪。

家长们送孩子出国留学,倘若是为了今后回国能有个好工作,不如就多多想想,到底让孩子出国去学些什么技能。

所谓的“技能”包括:专业知识、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创新的理念。

我曾看过一个日本节目,说一个中国学生在日本学习了调酒和餐饮厨师的大专课程,然后就在日本工作了2年,之后他又报名了瑞士一大学的酒店管理。毕业之后,他立刻回国,才30岁就当上了知名酒店集团的经理助理。

至于最初的那个问题,“中国需要怎样的人才?”看看招聘网站吧,需要最多的是网页和软件编辑工程师、电子电器机械工程师。但这些人才不需要是研究生,仅是大专学生就够了。

其实,三类海归最吃香。

一是“功能型”人才,有技能的海归就业情况比较理想,他们在国外就搞技术和研发,懂管理、懂技术,又了解中西方的领先技术,广受欢迎;

二是懂资本运作,了解东西方企业制度的高端人才,这样的人才在中国很缺乏,随着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会越来越受到青睐;

三是保险行业的人才,如精算师等,中国保险业亟待整顿和发展,保险业急需有着国际保险行业经验的高级人才。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张晨        编辑:叶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