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县罗源村编织的“七彩”梦

24.03.2015  11:37

 

  浦江县前吴乡罗源村是全国第一个彩色乡村,自去年以来,罗源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实施了一系列的“七彩”建设项目,现在已经初见成效。

   全村都是七彩房

  前吴乡党委书记张国樟介绍,去年他们乡需要外墙改造的村庄有6个之多。外墙改造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是按照传统思路,千篇一律地刷成白墙呢,还是另外弄点花样,整点色彩?前吴乡请来了“外援”——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浙江美术馆及浙江外婆家餐饮公司设计团队的专家学者一同进行谋划。

  “为了让村庄外观粉刷摆脱千村一面的局面,我们接受了专家的建议,打造全国第一个彩色村。”张国樟说。于是,他们选择了座落在通济桥水库库尾的罗源村。罗源村在一个小山坳里,三面环山,罗源溪穿村而过旖旎前行。这里风景幽美、民风淳朴,宛若世外桃源。建设七彩村落,打造美丽乡村的设想,得到了罗源村村民的响应。经过认真地比对、甄选,前吴乡政府为罗源村村民提供了红色、玫红、紫色、青草绿、天蓝、芒果黄等多种颜色的涂料,让大家任选一种作为自家房屋的外墙色,然后由乡政府统一组织粉刷,费用由政府补贴一部分。就这样,去年下半年全国第一个彩色村诞生了。

   绿化也求多色彩

  走进罗源村,犹如进入五彩缤纷的彩色世界。山林秀美,青树翠蔓,杜鹃含苞,紫荆盛开,路边柏树青青,田间黄花绿草,静谧而烂漫。最近,村民们在罗源溪边、自己的家门前用彩色的山石或溪石砌成花坛,种植月季花、杜鹃花、薰衣草、芙蓉花、紫荆花等,可谓是赤、橙、黄、绿、青、蓝、紫都有,且四季轮换,常有花开。通过外墙及各类景观植物的合理配置,七彩罗源强化了“七彩”这一特征的风格风貌,浓妆淡抹,欲把罗源建设成色彩斑斓的“美丽的花园式新农村”。

   产业转向环保化

  之前的罗源村是远近闻名的锡箔加工专业村,挨家挨户都是锡箔加工作坊,在加工锡箔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粉尘,散发奇臭无比的臭气,且噪音震天。外地人租用村里房屋进行水晶加工,致使污水横流、河道发臭。罗源村曾经是农村“脏乱差”的典型,乡里每次检查卫生,该村都会在最差几个村的行列,不少村民对本村环境的恶化深感忧虑。现在,前吴乡严厉查处了“低、小、散”污染企业作坊,罗源高污染的锡箔加工彻底终止,水晶加工也得到了整治。

  自从启动罗源“七彩”建设项目以来,村内环境越来越好,村民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建成了村老年活动中心、文化礼堂、居家养老中心……村里在村口荒地上开垦出三十几亩地,种上了桃树;养猪大户盛根有转型种植黑木耳,面积8亩左右;村民吴锦田种了十几亩俊果,发展起水果种植业;其余农田基本用来种油菜花、向日葵、花卉苗木等景观经济作物;还有许多农户准备经营农家乐项目。村里的退休工人于崇熙喜欢研究各地的家谱文化,他向村两委提出要开发村中眼坞竹林、三脚香炉、通天岩洞、石子古道、和尚山头、老虎山洞等罗源十景。村两委认为此建议有特色、接地气。目前该项目正在酝酿筹划当中。

   引七彩美食入驻

  “到‘七彩’罗源村玩真的好玩!可以爬爬竹林,钻钻山洞,走走古道,下山可以到罗源祠堂打打乒乓球、唱唱卡拉OK,用餐时居然有家七彩“米筛爬”的特色食品店,吃吃七彩美食,非常过瘾!”3月21日,浦南街道严女士一家表示玩得过瘾。

  原来,3月21日这天,前吴乡政府牵线搭桥引进的七彩“米筛耙”试营业,少数游客有幸品尝了好看又好吃的彩色“米筛爬”。该乡乡长张洪峰告诉记者,“米筛耙”微商城网店专营七彩“米筛爬”等浦江土特产,七彩“米筛爬”由各种蔬菜汁和面粉制作而成,纯天然纯手工,营养价值高,在网上销量不错。

  浦江县前吴乡党委政府大刀阔斧,敢为人先,用色彩编织美丽乡村的梦想,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浦江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