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姜稻轮作 种出“大名堂”
本报嘉兴4月26日电 记者 聂伟霞 通讯员 宋瀚卿 李奇良 今天,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姜王”费正观卖掉最后一批姜种,细细算了一笔账。去年,他种的2亩大棚“生姜+晚稻”,亩均收入高达6.1万元。“种了30多年姜,没想到能种出这样的‘大名堂’。”费正观自豪地说。
据记载,明朝时新丰镇从印度引进生姜种植。在新丰姜农心里,最恐怖的就是发生姜瘟。费正观清楚记得,刚种姜时,每年都会发生姜瘟,最严重的一年曾颗粒无收。正因如此,已有数百年历史的新丰姜产业,一直无法推广壮大。
这种尴尬,止于“生姜+晚稻”轮作模式的出现。“种完生姜,土壤经过翻耕浸水,再种植晚稻,大大减少了病虫害。”新丰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姚金林说,“生姜+晚稻”轮作模式,遵循自然法则,奥妙无穷。
去年,新丰镇姜稻轮作面积达10536亩,产值超过1.88亿元,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一大产业。
2亩地产出12万多元
在新丰镇竹林村,64岁的“姜王”费正观的6万元“高效田”,几乎成了新丰镇的一大旅游景点。人们纷纷上门参观取经。
费正观的5亩姜稻田,与住房相邻,呈“一”字整齐地排列,其中2亩种的是大棚生姜,另外3亩种的是露天生姜。大棚里,3月种下去的姜种,已长出10厘米左右的绿芽;露天的田里,生姜苗才刚钻出尖尖小芽。
“与露天种姜相比,大棚种姜产量高,上市时间早。”费正观说,每年,大棚生姜上市时间在6月,比露天生姜早了近一个月。大棚、露天一起种,卖了大棚姜,紧接着又可卖露天姜,持续卖到9月,拉长了销售期。
去年,费正观2亩大棚姜稻田共产出1万多斤姜,其中首批上市的3300斤嫩姜批发价卖到16元/斤,收入5.2万元。其余的8800斤老姜,就作种姜卖,售价8元/斤,收入7万元。总计收入12.2万元,亩均收入6.1万元。
“生姜高产高效,得益于‘生姜+晚稻’这种粮经结合农作制度创新。”费正观说,收获大棚姜后,将大棚掀开,往地里灌水,还能再种一季晚稻。平均亩产1000多斤,加上种粮补贴,每亩还有千余元利润。
“生姜+晚稻”水旱轮作,让新丰农民的口袋鼓了起来。据统计,目前新丰镇的生姜种植面积,以每年7%的速度递增,跃居该镇第一大农业产业。
轮作破解姜瘟病
新丰种姜,历史悠久。据当地镇志记载,清朝中后期,新丰姜达到鼎盛。解放初期,新丰镇生姜种植面积最多时达3万多亩,占全国生姜市场的70%以上。全国收购生姜的商船云集于此,把姜销往华北、东北,还远销日本、俄国。
姜瘟病的困扰,让农民对这一传统优势农业渐失信心。费正观说,他曾试了许多方法,还是治不了姜瘟病:“一块地上如果发生姜瘟,今后就不能再种姜。曾经放过染病姜种的地窖,也将成为‘死窖’,不能再用来放姜种。”
1983年,当地农技部门首创了一种有效预防姜瘟的种植模式——姜稻轮作。费正观拿到了由省农业基金会赠送的生姜大棚,开始姜稻轮作的田间实验。
高级农艺师姚金林说:“水旱轮作过程中土壤里能生成许多有益菌,就像给土壤添加‘活’肥料。土力肥,生姜抵抗力增强,根能扎得更深,有效对抗姜瘟。”
“好种种好姜,好姜育好种。”今年,费正观又觅得一个商机:育姜种。近年来,姜稻轮作收益高,种姜的农民越来越多,最缺的就是好姜种。
养殖户转型有出路
在姚金林办公桌上,放着一份“2015新丰镇姜稻轮作农户统计表”,表上新增了近百户新姜农的名字:“大部分是养猪户转型而来。”
新丰是南湖区生猪养殖的密集区,生猪产业历史悠久、产业链完善,全镇共有生猪养殖户7035户。其中禁养区违建猪舍有3493户,涉及面积1058998.216平方米。
“以前,猪棚乱搭乱建,房前屋后、溪边田里到处能见简易猪棚,臭气冲天、污水横流。”曾是养猪大户的冯永钢自曝当时养猪的场景。去年,他家共拆除猪棚3000平方米。
不养猪后干什么?“其实,我早就瞄准了生姜和蔬果种植。”冯永钢说。去年下半年,冯永钢流转了60亩土地轮种生姜、甜瓜、马铃薯、黄瓜、水稻等。
原来,随着姜稻轮作农作制度的创新实践,目前,新丰镇又推广“大棚甜瓜+晚稻”、“大棚松花菜+晚稻”等8种新的种植模式,累计推广面积达48507亩。
“一年收入比养猪翻了几倍。”冯永钢说,去年他养猪亏本30万元,辛亏及时改种生姜果蔬。去年11月,稻谷、马铃薯、甜瓜接连丰收。马铃薯亩均利润6000元,甜瓜亩均利润7000元,正在收成的黄瓜,每天每亩有500元收入。
“我最看好的还是12亩生姜。”冯永钢说,再过一个月,他就可以收获第一批嫩姜。冯永钢种姜采用“套棚生姜水稻”轮作新技术,就是将两个大棚套在一起,这样晚上也能恒温,比起单棚,套棚生姜上市时间,还要提前20天。“预计单个棚,光生姜收入至少3万元。”冯永钢盘算着。
数据显示,在新丰镇,8大轮作模式,亩均利润达1.5万余元,总产值近10亿元,为农户净增收7.35亿元,增产优质粮食达2560万斤。这种新的耕作模式,让姜农的钱袋子、政府的粮袋子和市民的菜篮子都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