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太湖源头的绿色传奇
《浙江日报》2016年5月3日10版报道
夜访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的临安深山村 太湖源头的绿色传奇(本报记者 陆遥 市委报道组 张伟星)
核心提示:
即使地处深山,临安白沙村人也已许久不曾感受到晚间的寂寞了。从过去的“卖山头”、“卖山货”到如今的“卖生态”,游客的到来不仅给山村的夜带来了人气与欢声笑语,也改变了村庄的面貌与发展路径。无论是农家乐中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还是村居中啪啪作响的键盘敲击声,这些都是白沙村的夜晚最真实的场景,也是推动小村不断发展的强劲动力。
白沙自然村。
从临安城区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向北,抵达太湖源镇白沙村时,正值晚饭时分。一路山涧环绕,绿影婆娑,流水映小桥,亭台衬楼阁,每过一个路口,便可看见一溜统一制作、排列整齐的农家乐指示牌。
毗邻村口的农家乐“鱼乐山房”里,来自上海的15名游客围坐在饭桌前,对着热气腾腾的锅仔边吃边聊:“这里山好水好风景好,住着就不想走了。”
这个让游客赞不绝口的小山村,30多年前还是一个靠砍树、卖树过活的落后山村,山洪频发,水土流失严重,村民不得不外出打工,人均年收入只有814元。而如今,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6%,一步成一景,户户是风景,村域成为了大景区。2015年游客接待量达29万人次,连续多年全村人均年收入突破5万元。
夜色渐浓时,我们走进白沙,探寻这个“太湖源头第一村”的创富活动。
一堆山货 传递新型理念
临安白沙村,总面积33平方公里,共有村民1162人。全村被一条狭长的山谷分割开来,所有人家皆零星分布在山岭两侧,由此形成了两条农家乐经营带。
2008年正式开业的“鱼乐山房”,是幢古色古香的4层小楼,目前可提供56个床位,房间价格在两三百元之间。而像在非节假日,一个人包吃包住一天,价格仅在120元到180元之间。
“现在基本不愁客人,旺季临时来约,都排不上队。”老板姜永水说,即使自家的几个劳动力一齐上阵,也难以应对每天的客流量,所以他们还请了四五位常驻的工人,掌勺的大厨是安徽来的小伙子,保洁阿姨是从昌化镇请来的勤快人,跑来跑去忙着上菜的是邻村的小姑娘……忙的时候还要请季节工来帮手。
除了食宿,“鱼乐山房”还配有乒乓球桌、篮球场等设施,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吃完饭,游客们分成几拨,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跳排舞,还有的唱卡拉OK,欢声笑语不断。
位于白沙村阳山坞的紫藤花园山庄,也是同样的热闹景象。
“庄主”郤华毅将当天拗下的70多斤石笋摊在家门口,叫上家人一起剥笋壳,准备制作石笋干。游客们吃完饭后纷纷到院子里散步,和郤家人交流起制作笋干的方法。
将新鲜石笋从露出地面的部分折断,村里人管这个动作叫“拗”。郤华毅说,全家6口人,有300多亩山林,这个季节上山拗笋,每天随便一拗就是几十斤。
经过傍晚吃饭前1个多小时的劳作,郤家当天拗了七八十斤新鲜石笋,只能做6斤左右的石笋干。“石笋剥壳后,先放到土灶上加碘盐煮熟,再放到竹制的烘榻(一种农具)上,下面生起炭火烘烤。为防止烤焦,每20分钟就要翻一次面。”郤华毅介绍说,一批石笋干从开始制作到获得成品,总共得花上十多个小时的时间,要经过采、去壳、煮、烘、揉、敲、包装等多道工艺。每道工艺都有讲究,非常细致,除了加盐方便保存外,不添加任何其他配料和防腐剂。
“每家每户自己产的农产品,也是农家乐的一块品牌,千万不能砸牌子。”本着这样的理念,村里人加工农产品时都十分用心。杭州游客卢阿姨,一面观看着一面现场就下了订单。
郤华毅说,过去他们都得托在外面的亲戚朋友卖山货。现在家里生产的笋干、茶叶、山核桃,光是供给农家乐里的客人,都不够销售。“拿石笋干来说,以前10元一斤还滞销,现在可以卖到60元一斤,价格翻了好几番呢!”
一条弯路 诉说惨痛教训
夜色下,穿行于白沙村内,不时便遇到出门散步的游客。“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觉都要醉氧了。”一位游客打趣道。
“白沙村今天的成绩,得益于过去的一段弯路。”晚上7时,村党支部书记夏玉云坐在自家的客厅里,讲起了白沙村的历史。
地处天目山麓和太湖源头的白沙村,平均海拔600多米,山林资源极为丰富。1983年,村里实行山林承包到户责任制后,村民有了经营山林自主权,开发利用生态资源的积极性被极大激发,“靠山吃木”成了村民的主要生财之道。砍木材、烧木炭、捣木粉、制木器、卖木柴的“五木经”,成了当时全村人的致富经,大量树木被砍伐,森林蓄积量急速下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1987年,森林覆盖率由原来91.9%猛跌到60.4%。”夏玉云说,事实证明,违反自然规律必将遭受惩罚。1988年和1990年,白沙村连续遭到特大暴雨袭击,24小时降雨量超过250毫米,山体滑坡,房屋倒塌,道路冲垮,村落“遍体鳞伤”,村民损失惨重,人均年收入列全镇倒数第一。
一次次山洪暴发,就像一声声惊雷,打在全村人民的心上,也打醒了村干部。夏玉云说:“生态固然是一种资源与财富,但‘林木大锅饭’再吃下去,就要吃光子孙饭,走上死胡同,重新回到过去的苦难境况。”
1998年,通过山林经营权的流转,村里开发了全市首个以生态休闲旅游为特色的“太湖源生态旅游景区”,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些村民在景区门口摆起了地摊卖山货,当年就接待了游客10万余人,旅游收入100多万元。
依托景区优势,1998年底,夏玉云在村里开起了第一家农家乐。随着来景区的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农家乐也越来越多,75%的劳动力都投入到了以旅游为主的服务业中。从“卖山头”到“卖山货”,再到“卖生态”,从“砍树”到“售产品”,再到“看树”,走过弯路的白沙人,如今真正尝到了甜头。
2015年,白沙村已有农家乐经营户180余家,床位5000多张,游客年接待量达29万人次,全村经济总收入达9100多万元……对于这组得意的数据,夏玉云几乎倒背如流。在他的手机里,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农家乐特色示范村等30多项奖状的照片被一一悉心保存着,同时也见证了白沙村这些年来的华丽蜕变。
一根网线 联通外面世界
如今的白沙村,既有农村的清幽,又有游客云集的热闹;既有农家的风味,又有城市园林的气度。
为了推动良性竞争,凝成合力,村里于2003年成立了农家乐协会,发布了《农家乐经营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房屋规划、经营理念、服务礼仪等方面的培训,邀请从业者免费参加,共同提升全村农家乐的档次。
“再也不能走先破坏再保护的老路。”夏玉云说,为了守好绿水青山,村里投资建成6套生活污水统一纳管处理系统,日处理污水量达800吨,防止污水流入溪流。村农家乐协会把管理监督农家乐经营户的污水处置作为一项主要职责,同时制成宣传小册子,统一规范农家乐经营服务行为。
夜色渐浓时,全村的路灯悉数亮起。透过明亮的灯光,我们发现,村里每隔一段路就安装有一个交流电充电桩。“全村一共装了近10个这样的充电桩,表明我们敞开怀抱迎接低碳环保的电动车。”夏玉云说,不仅如此,全村90%的村道都是柏油路,公园、图书室、医务室、健身场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硬件变好后,村民的环保意识也逐渐提高,自觉开展垃圾分类、美化庭院等活动。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只有环境整洁了,才有更多的游客愿意过来,从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晚上8时许,村里的山货市场还灯光明亮。“今天营业额3000多元,还不错。”正对着门口的13号摊位前,伍瑞林夫妇还在整理一天的成果,几十种用普通塑料袋包装的原生态土特产摆了满满一桌,光是笋干就有十几种。
村里那些年轻人,则将目光投向了更大的市场。丁家坞15号,已近夜晚10时,27岁的昌化媳妇陈丽萍还在忙着更新“微店”和淘宝店里的土特产。5年前,她生完孩子后放弃了城里广告设计的工作,专心在村里做起了电商,售卖多味笋丝、奶油小核桃等土特产,从设计图标、监督生产到广告文案,都是亲力亲为。目前,她家的土特产已经卖到了全国20多个地区。去年在电商这一块的营业额就达到了七八万元。白沙村现有10多户电商,生意都十分兴隆。
夜晚10时30分,村里许多人家依旧灯火通明。从曾经的穷乡僻壤,到现在的旖旎风光,白沙人靠着自己的努力,正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