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24.10.2014  17:33

     

海归惊讶新公司注册神速                        微博直播立法听证万人议

 

                                      浙江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浙江法制报记者 曹志男 

      宋莉是一名海归博士,去年年底,她决定在绍兴柯桥创办一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因长期在国外,她和助手对于国内各种行政手续的办理过程并不熟悉,导致注册材料中有不少疏漏。在柯桥区行政服务中心,她得到了窗口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帮助。更让她感到意外的是,原本以为要经过漫长的审批等待,结果两周不到,她的公司便注册成功了。
  实际上,宋莉只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受益者之一。柯桥是我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之一,随着手续简化效率提高,以往排长队的现象早已不复存在。而整个浙江,从2013年初至2014年9月底,全省公告执行的行政许可项目从1617项减少到了940项,削减幅度达41.9%。
  依法简政放权是我省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头戏。在省政府法制办,记者看到了一张“时间表”,清晰地记录着浙江行进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旅程中的每一个节点和最强音:
  2005年,制定《关于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意见》;2006年,《关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 出炉;2008年,为期5年的《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制定完成,使法治政府建设有了新的抓手和载体;2011年,《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浙江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十二五”规划》出台;2012年,组织起草法治政府建设标准;2014年,浙江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标准和法治政府建设主要评价指标颁布……
  毫无疑问,几年来,浙江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2012年12月6日,由省政府法制办组织的一场别开生面的立法听证会在舟山举行,内容是听证《浙江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办法(讨论稿)》。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立法听证会采取全程微博直播,而这也是浙江省立法听证史上的第一次。
  “微博直播的方式让听证会公开、透明,力度更大!”蒋平海是一家海岛开发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是当时听证代表之一,回忆起两年前参加的听证会,他感慨良多。在会上,因为有海岛开发经验,所以他提的问题比较尖锐:海岛开发需要开辟航线,政府允许吗?部分无人岛此前已在开发,拍卖后,已建成的遗留建筑怎么办?这些问题通过网络也实时传达到了会场外,许多网友纷纷留言。蒋平海也采集了一些意见,在会上作了补充发言。
  直播的各个网络平台,点击量达到15万次,转发评论6000多次。对于听证会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省法制办在对随后草案的修改中进行了合理吸纳。比如,将第三条中“合理利用、有效保护”修改为“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在第七条中,增加“航道、电力、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的规定。
  “这种现场直播听证会与公众互动的形式非常值得肯定,建议成为常态工作方法。立法就应当全方位、多渠道听取民意。”正如网友“wangh009”在听证会结束后的留言一样,在随后的立法听证会中,网络直播成为“必修课”。
  在制度建设日益公开透明的同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也是我省建设法治政府进程中的重中之重。针对行政执法活动中存在的不作为、执法不公不廉等问题,我省从完善执法体制机制和加强队伍建设入手,狠抓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化建设。
  在金华,金东区农林局的每一名执法人员手中都有一份针对自由裁量权的“权力清单”。原来,自2011年3月,《关于转发金华市农业局和林业局有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的通知》下发后,金东区农林局对涉及18部法律、法规、规章中的99项行政处罚权进行了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的细化。
  “先分从轻、一般、从重三种情形,再根据不同情形进行细化区分。”该局工作人员老林说,每一个违法情节都有相应的处罚档次,自由裁量从“大自由”变成“小自由”。除了细化自由裁量权,执法人员在每一次执法中,都要向被处罚对象发放一份“说理式执法文书”。处罚依据是什么,为何罚多而不罚少,每一项都必须交代清楚。
  其实,早在2009年11月,省政府就已部署在全省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目前,省、市、县三级共3389个有行政处罚职能的执法部门全面开展并完成了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
  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意见的推出,到出台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再到颁布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标准和主要评价指标,一部部意见、规划,仿若一块块磐石,为浙江建设法治政府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