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水情绵四十年:护卫民生 服务发展 造优生态
中新网杭州12月11日电(张斌 潘沁文)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
这方仅占中国陆域面积1.1%的省份,密布着钱塘江、瓯江、椒江等八大水系,水面占全省陆域面积的5.05%,就连省名都源自其境内第一大江——钱塘江的别称。水利事业的良好发展,对保障浙江人的生产生活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维系地区生态有着重要意义。
仅1978年至2017年这40年以来,浙江在水利方面投入超过5270亿元人民币,建成超过1200座容量达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超过2000公里的一线标准海塘,近15000公里的5级以上堤防,11150座规模以上水闸,3000余座水电站。
四十年绵绵“水”与“情”,在浙江水利人的不懈努力下,浙江按建设和完善水安全、水供给、水环境三大保障体系的治水思路,相继实施建设一系列防洪排涝工程、水资源保障工程及水生态工程建设,使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在之江大地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治水篇章。
筑安全防线水利工程护卫人民生活生产安全
地处东南沿海,浙江洪涝、台风灾害频发。自然灾害强大的破坏力,一度成为浙江百姓的“噩梦”。
应对灾害威胁,浙江水利迎难而上,相继实施建设了沿海千里高标准海塘、钱塘江千里标准江堤、百城城市防洪、千库保安、太湖治理、强塘固房等防洪排涝工程。
“我们沿海过去讲究‘冬修水利’,因为当时的海塘是黄泥垒成的,防御能力很低,夏天台风来后很容易冲垮堤坝,隔几年村里都会被水淹。”三门县六敖镇盐灶村书记丁可南还记得,因为水灾,村里的棉花、柑橘等农作物屡遭破坏,村民苦不堪言。
1997年8月18日,“9711”号台风将浙江沿海人民苦心建设的776公里海塘冲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200亿元。仅在三门县,当地320个行政村28万人口受灾,死亡97人,伤5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22亿元……
“砸锅卖铁也要把海塘建设好!”“9711”号台风过后,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全民动员兴水利,万众一心修海塘”的决定,决心建设一千公里高标准海塘。
据了解,为满足修建海塘对资金的较高要求,许多沿海县(市、区)决定“3年内不建办公楼,不买小汽车,过紧日子修海塘。”在社会各界努力下,到2002年底,浙江省共建成标准海塘1280公里,筑起一道雄伟的“海上长城”。
“以前村里发展海水养殖要‘看天吃饭’,海塘建成后,台风对村里产业的影响变小了,村民的收入比原来翻了三四倍。”丁可南说。
标准海塘建成后经受住多次台风暴潮考验,相继经受了0414号“云娜”等多次台风考验,实现沿海人民期待已久的“漫而不决,冲而不垮”。“经估算,标准海塘在防御这三次台风中实现的减灾效益达100亿元。”三门县水利局防汛办主任孙志俊说。
除一系列标准海塘,为应对多发的洪涝灾害,浙江水利部门还修筑了一系列“镇水重器”守江河安澜,建造了一批现代“龙吸水”避洪荒之灾。
在杭州,一座极具科技感的现代水利工程——三堡排涝工程于2015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该工程4台机组全开一天可排放1728万立方米涝水,相当于1.5个西湖的水量。”杭州市南排工程建设管理处副处长何勇介绍,在2017年“6•25”钱塘江中上游洪水中,正是该工程的投用,有效降低杭州主城区运河水位27厘米,使杭州免于一场洪水的袭击。
在浙江省暴雨中心之一——宁波宁海白溪流域,1988年“7•30”特大洪水中,宁海县因洪涝灾害死亡10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3.4亿元,占当年宁海县国内生产总值的48.3%。
2003年9月,历经反复论证后修建的白溪水库顺利竣工,并在接下来的15年里持续佑护下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2013年,“菲特”台风来袭,面对远远大于1988年“7•30”特大洪水的超强降水,白溪下游未发险情。
2016年底,浙江省启动实施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进一步补齐防洪短板。凭借越织越密的安全网,沿线的经济重镇,在面对洪涝台灾害时,变得更有底气。浙江受台风洪涝等灾害造成的各类损失也变得愈来愈小。
就在最近的2018年汛期,浙江交上了一张优异的防汛防台成绩单:经历8个台风的影响,无一人因洪涝台风灾害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仅有近15年平均值的10%,为2003年来最小……
保供给需求服务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水利事业发展,仅达到“安全底线”远远不够。改革开放40年来,浙江一跃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先发省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工业和生活等用水需求也不断加剧。
面对“浙江缺水么?”这一问题,答案出乎不少人“意外”——江南水乡浙江,是国际公认的中度缺水地区。
“虽然浙江水资源总量较丰,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800立方米,比全国人均水平低8%左右,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左右。”浙江省水利厅治水办主任朱法君介绍,这里还存在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空间分布与人口和经济布局不匹配等情况。
在钱塘江中下游的浙北苕溪、杭嘉湖平原、曹娥江和甬江一带,人口历来稠密,耕地面积占浙江省的近一半,而水资源量只占该省的1/5;浙西南瓯江、飞云江、鳌江一带耕地面积只占浙江的1/4,而水资源量却占浙江的近一半。
改革开放以来,为破解水资源困境,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浙江以“开源、引调、提升”工程为重点,相继建成了一批“保供水”重点水利工程,形成了多源供给、联网联调的水资源保障格局。
“因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利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改变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条件,让困扰浙江发展的洪灾转变成了浙江水资源的优势,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朱法君说。
如其所言,浙江历史上投资最大、跨域最广的引水工程——浙东引水工程就是其中一项“利在千秋”的水利工程。
工程由萧山枢纽、曹娥江大闸枢纽等6项骨干工程组成,引水线路涉及杭州、绍兴、宁波、舟山4市18个县(市、区),跨越钱塘江流域、甬江流域和舟山本岛,引水线路总长294公里,总投资超100亿元。
2005年,浙东引水代表性工程——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在隆冬时节开工。2013年,浙东引水萧山枢纽至引曹北线(曹娥江至慈溪)工程全线贯通正式通水,正是这年夏季,浙东地区出现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减少80%以上。
浙东引水工程随即启动应急引水。历时25天,引水量达8457万立方米,保证了浙东地区工农业生产及环境用水,减少了旱情造成的损失。“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建成后,为流域内的群众增加了年均6.9亿方的淡水资源,综合效益显著。”曹娥江大闸管理局总工程师王柏明说。
“从2014年6月进入常态化引水至2018年9月底,浙东引水工程累计引水20.1亿立方米,相当于143个西湖的水量。”浙江省浙东引水管理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东文介绍。
“浙东引水工程打破了原有的供水工程体系,与星罗棋布的河道、水库一起重组浙东地区‘水脉’,共同担负起整个浙东引水工程的职责。”朱法君说,浙东引水改变了浙江水资源时空分配格局,也改变了浙江经济发展的格局,是一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40年来,浙江在配置水资源方面还有诸多努力,通过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数据显示,2017年,浙江用水总量179.5亿立方米,比2000年的201亿立方米明显减少。
40年来,浙江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也得到长足发展:2003年,浙江率先启动“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目前已建成2.92万处农村饮用水工程,供水人口约3200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
护水环境生态守住绿水青山造优未来发展
浙江河网密布,水系众多,总长13万余公里的河道,犹如巨大的叶脉在浙江大地上延伸。河流流淌的不仅是奔流不息的河水,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和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
从防洪水,到引清泉,浙江人与水的“旅程”行至今日,又迎来了新的方向:建设美丽河湖,守住自然生态,已然成为浙江当代水利发展的重要主题。
“推进生态建设,是功在当代的民心工程”,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河湖治理。2003年启动“万里清水河道建设”以来,累计治理县乡河道长度近2万公里,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河网初步呈现。
绍兴是浙江河湖治理的“模范生”。1999年初,水乡绍兴就抓住建设城市防洪工程的有利时机,启动实施环城河综合整治工程。
绍兴水文历史悠久,其环城河始掘于公元前490年勾践建城国都城时。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当地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绍兴河道失修失管现象日趋严重,特别是环城河岸塌、淤深、绿少、水脏等问题十分突出。
经过久抓不懈的整治,新砌高标准堤坎24公里,疏浚淤泥40万立方米,拆迁旧房64万平方米……今天的绍兴环城河流水潺潺,沿岸绿草青青,杨柳依依,重现了“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的水乡美景。
“绍兴把城市防洪建设和整个‘大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绍兴市水利局党组书记林军说。
如其所言,环城河整治工程实施后,通过一方面提高抗洪蓄水能力,另一方面拓展城市框架,串联城郊主要景点,取得了理想效果。
近年来,绍兴以深入推行“河长制”为契机,发布了全国首个《河长制工作规范地方标准》《湖长制工作规范地方标准》,使得区域化、流域化配置更加合理。“我们为环城河配备了四级河长,每周至少有3次巡查,动态观察水质情况。”绍兴市治水办副主任杨骅介绍。
从“百城防洪”到“万里清水河道”,从“五水共治”到如今的美丽河湖建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浙江河湖治理的不竭动力。
据了解,未来五年,浙江将围绕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加快构建具有浙江独特韵味的浙北江南诗画水乡、浙西秀丽河川公园、浙东滨海魅力水城、浙中锦绣生态廊道、海岛风情花园五大美丽河湖新格局。
围绕这一目标,当前,该省的河道治理也越来越强调要突出自然、人文和产业特色。通过挖掘河流本身自然特点以及特色历史人文、产业禀赋,让百余条花园河流展现不同的魅力。
在浙江台州天台县的百里河道生态廊——始丰溪,鸟语花香,绿树参天。人们很难想象,这里过去竟是一条“问题”河流。
生活在位于溪畔的水南村的78岁老教师许子清见证了始丰溪的变化。他说,始丰溪治理以前,每年台风来临时,村里人人自危,担心发大水冲垮村庄,现在则无需忧虑了;治理后,始丰溪两岸的养猪场、石材厂关停,溪水变清了,景色更美了,夜晚灯光闪烁,行人如织。
1977年开始,始丰溪流域兴建了大中小型水库以调蓄洪水,两岸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逐步得到了保障。后来,始丰溪又先后开启两轮整治,新建的堤防护岸提高到了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通过治理,始丰溪已经成为天台百姓心目中的一条“城中溪”“生态溪”“休闲溪”和“文化溪”。溪两岸建起了天台新城,“拓溪成湖”而建的始丰湖公园,成为天台新的“城市客厅”。
天台县水利水电局局长周正伟表示,始丰溪流域治理是依托天台山脉、水脉、文脉三脉融合,通过唐诗之路的“线”联动始丰溪的“域”,其基本思路是以天台山文化为内容,以诗人寻踪为线索,建设古驿古道、滨水慢性绿道和骑行通道,让市民和游客跟着课本游古道、沿着水路看唐诗、踏着诗路赏美景,将自然生态、历史古道、传统文化有机融合起来。
以治理水患为基础,以保障发展为使命,以塑优环境为方向,从当下看未来,浙江水利工作仍然“永无止境”。
“对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水利工作永远没有终点,而是一份‘永远在路上’的工作。比如在防范水患方面,因为治理进入新的阶段,我们也要面对新的挑战。又比如水环境整治水生态建设方面,水利还将大有可为。”朱法君说。
如其所言,在因水而兴的路上,浙江水利人正怀揣“绵绵情意”,在新时代将这份伟大的水利事业推向更高层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