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科技考古团队把西藏壁画“搬”到江南

15.08.2017  20:03

  杭州一家印染企业的喷绘车间,一幅幅宣纸缓缓离开滚筒,宣纸上精细华美的图像,采撷自千里之外的托林寺。很快,这些宣纸被送往一座博物馆装裱起来,历经沧桑的托林寺壁画,得以原真重现。

  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浙大考古学者和科技专家日前共同完成托林寺白殿壁画的数字化高保真采集,并首次在博物馆中复制重建了绘满绚丽壁画的白殿东壁。

  托林寺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的象泉河谷,是以此地为统治核心的古格王朝留下的重要文化遗产。其中,白殿壁画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生动反映了15到16世纪藏传佛教艺术与多民族、跨地域艺术风格相互交融的状况。如今,走进位于太湖之滨的唐仲英基金会中国中心,展室内一道约4米高、20余米长的墙壁令人惊艳:这是托林寺白殿那面历经数百年沧桑的东壁原模原样的重现。那饱经风霜依然鲜明瑰丽的色彩,古代画师细密精致的笔触,甚至雨水冲刷破损和近世考古学者修复的痕迹,全都历历在目,纤毫毕现——令人仿佛置身亚洲大陆那号称“世界屋脊”的神秘腹地,能亲手触摸穿越时空的历史遗存。

  这些壁画是由浙大科技考古团队专门研发的仪器在托林寺拍摄下来的。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刁常宇副教授介绍,这种仪器可以沿着轨道稳定地水平移动,还能垂直移动,这就使拍摄既标准又高效。同时它布光均匀,得到的画面色彩更加真实。壁画文物数字化要求每英寸不少于300个像素点,像素点越多,数字化后的信息就越丰富。面对一个壁面上的画作,仪器拍摄了上千张图片。为了把这些图片拼在一起,形成最终的高分辨率完整图像,科研团队又自主开发了精确拼接系统。这些珍贵文物,由此得以在二进制的世界中永久保存。

  托林寺白殿壁画高精度全息数字化采集,使人们首次获取了传统摄影方法无法取得的翔实图像资料。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李志荣副教授说:“从托林寺白殿壁画的数字化保护与研究工作开始,西藏壁画或许才能真正进入本体研究阶段。

  托林寺白殿数字化考古工作由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等机构组成的团队在西藏自治区文物局特别是阿里地区文化局、札达县文物局的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完成,得到当地文物干部和托林寺僧众的积极支持。浙大多名专家在托林寺白殿开展了为期约2个月的科技考古田野工作,后期在浙大完成图像拼接处理。此前,壁画数字化成果已编纂为《阿里壁画:托林寺白殿》一书出版。

  浙大科技考古团队在托林寺白殿的工作场景

  托林寺白殿面积为555平方米,平面呈“”字形。殿内空间开阔,共有42根立柱。对浙大科技考古团队而言,在这里采集壁画图像的经历令人难忘。工作所需的高保真采集设备、相机、补光设备和色彩管理设备等先由杭州运抵拉萨,随后经由空中和地面两条途径,辗转两昼夜运到札达县。阿里地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采集时正值盛夏,专家们在高原上仍要穿着薄羽绒服工作。气候极度干燥,几乎每个人都流鼻血,一个能往脸上喷水的小瓶子成了人人必不可少的装备。

  西藏地区的壁画绘制颜料中通常含有叫作“牛胶”的特殊物质,这使壁画表面有一层亮膜,反光强烈。而壁面反光给拍摄造成很大难度。年轻的浙大专家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果断处理突如其来的变故,在工作现场摸索克服难题的办法。结合此前实验室里的技术方案,浙大专家根据白殿实际光照条件反复测试,决定把半自动的壁画采集设备改装为手动操作,并采用经过改进的布光方案,确保在壁面反光情况下数字化采集的高保真效果。

  高精度的数字采集,将6个世纪前的笔触历历展现在今天的研究者面前。人们不仅能体认这些精妙的艺术所传达的历史内容,而且可以深入讨论作为载体的艺术形式本身。“我们有责任守护文化,西藏地区的文物必须得到科学的保护和管理。”李志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