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唐诗之路”25年 沿线各地在嵊州组了个朋友圈
看到剡溪智库成立消息的当天,二十多岁的杭州小伙曾润坤决定出发,去寻访“浙东唐诗之路”。他邀请了研究古建筑的朋友带队,从嵊州出发,规划了水路和陆路两条线路,专门实地探访沿线的古建筑,发崛“浙东唐诗之路”的前世今生。
10月9日,“浙东唐诗之路”剡溪智库成立大会暨“浙东唐诗之路”建设联动倡议仪式新闻发布会在嵊州举行,这开启了“浙东唐诗之路”全维度联建征程。今后,“浙东唐诗之路”沿线的各县(市、区)将打破区域间隔阂,携手加强合作,共同打造“浙东唐诗之路”。
25年前,”浙东唐诗之路”这一概念正式被提出。往事越千年,作为唐代诗人追寻魏晋遗风、游览东南山水、抒发壮志幽情的一条线路,“浙东唐诗之路”早已不见当年盛况。然而直到今天,依然有不少游客像曾润坤一样远道而来,重走“浙东唐诗之路”。在这些人心目中,“浙东唐诗之路”不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路线,还是一条文化之路、历史之路。
前传: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这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李白诗句令剡溪名满天下。然而,剡溪在哪儿?剡溪是“浙东唐诗之路”的关键节点,也是嵊州的母亲河。1200多年前,李白、杜甫、白居易等450多位诗人入剡揽胜,留下了540多篇咏剡诗篇,为浙东唐诗之路沿线各县(市、区)之冠。
可在唐朝时期,浙东既没交通干线,也不在城市圈之内,更不是文人墨客出游的必经之地。即使在盛唐,浙东总人口也不过200万左右,繁华远不及长安、扬州等地。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浙东唐诗之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位杰出的诗人辗转来到浙东写下千古流传的诗歌?
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楼劲看来,这里面一定有特殊的理由,而这些理由值得今人特别是浙东地区的人们深入思考,将之引为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来加以弘扬。楼劲认为,浙东唐诗之路的形成绝对不仅仅是因为浙东风光的秀美,毕竟全国风光秀美之地很多,但唐诗之路却只有几条。“必须要考虑浙东地区长期积累的独特人文资源,考虑其绮丽的自然风光,在唐初以前就已屡被讴歌、刻画,成了‘名山’‘名水’‘名园’‘名观’等,使之为人所注目,令文人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留下了诸多灿烂诗篇。”
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卢向前认为,用大白话来讲,就是说唐朝时的浙东具有名人效应,是那个时代的“网红”,吸引了很多诗人的注意力。
在“浙东唐诗之路”上,嵊州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嵊州市副市长俞忠毅认为,嵊州可以说是“浙东唐诗之路”的核心区域,这主要有五点理由:一是嵊州地处“浙东唐诗之路”的地理中心;二是嵊州是“浙东唐诗之路”的枢纽;三是浙东唐诗之路到剡的诗人最多;四是浙东唐诗之路咏剡的诗篇最多;五是浙东唐诗之路诗人留下的行迹多。“如果没有嵊州留存的魏晋遗风、没有归隐嵊州的王、谢家族,没有嵊州灵秀之山水等等因素,就不可能吸引众多唐代诗人南下游历,也就不可能促成浙东唐诗之路的形成。因此,嵊州成为浙东唐诗之路核心区是当之无愧的。”俞忠毅说。
今世:
诗路不能仅留在纸上,更要印在大地上
“自然景观尽管秀丽,但如果没有人去发现,去进行文化活动,也只是无人问津的自然环境而已。”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徐日辉的一席话引起很多人共鸣。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对于旅游资源的评价,他只给剡溪打98分。在他看来,尽管剡溪兼具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但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欠缺知名度和品牌赋值,这是剡溪乃至浙东唐诗之路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
让传统文化遗产活过来,如今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浙东唐诗之路”不能仅仅停留在纸上,更要印在大地上,“飞入寻常百姓家”。
沿线县(市、区)都在为保护和建设“浙东唐诗之路”而努力。以嵊州市为例,为深入做好沿线的文化遗产考察认定,加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对日渐湮没的始宁城隍庙、王谢饮水、嶀浦潭、鹿苑山、石门山、剡坑进行抢救性保护;对流传的人文典故进行重新整理编著,如雪夜访戴、刘阮天台、毕功了溪等美妙传说;对已经埋没的历史遗存进行恢复重建,如金庭山第二十七洞天金庭崇妙洞天、始宁墅等。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陆建松指出,在互联网时代,“浙东唐诗之路”要努力成为一个新”网红”。他认为,以往对文化遗产重保护、轻研究,但传统文化遗产要与老百姓的生活、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焕发生命力。现在,嵊州市牵头成立了专家智库,开始对浙东唐诗之路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这值得肯定。然而,要想提高浙东唐诗之路的传播力和知名度,还要开拓和创新“唐诗之路”文化遗产故事传播破的平台和方式,推动文化遗产故事传播的知识化、通俗化、网络化、视频化。“比如策划并制作纪录片、综艺节目、游戏、动漫,建立博物馆,研发文创产品等。”
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卢盛江提议,“浙东唐诗之路”在海上也可做文章。唐诗期间,日本僧人空海曾经在浙东停留五个月,尽管空海在停留期间做过何事暂不可考,但他是被浙东的山水和诗文所吸引,并且带回大量诗文回到日本,浙东也因为成为海上唐诗之路和陆上唐诗之路的连接点。
未来:
在嵊州组个朋友圈,携手合作再出发
为把“浙东唐诗之路”印在地上,嵊州如今牵头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以往,“浙东唐诗之路”的建设局限在沿线各县(市、区)内,各自为政,缺乏合作,在“浙东唐诗之路”建设联动倡议仪式上,省、市有关部门和沿线县(市、区)签署了“浙东唐诗之路”建设框架协议,共同发出“浙东唐诗之路”建设志愿行动倡议。剡溪智库成立后,将秉持“传承唐诗之路文化,服务浙东唐诗之路建设”的工作宗旨,围绕“浙江省大花园建设”搭建平台,积极开展政策解读、课题研究、人文交流、学术探讨等项目,为“浙东唐诗之路”沿线地区的工作决策提供专业服务,加快推动自然人文优势转化为生态发展优势。
经剡溪智库研究决定,竺岳兵被授予“浙东唐诗之路”研究卓越贡献奖。1991年,他首次提出“唐诗之路”这一概念。1993年,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正式行文命名为“浙东唐诗之路”。20多年来,竺岳兵一直为“浙东唐诗之路”奔走。在他看来,建设“浙东唐诗之路”重在坚持,不能刮一阵风,现在各地能相互合作,凝聚政府、专家、社会多方面力量,共同研究、关注、支持“浙东唐诗之路”,正是他期待的事情。
据悉,嵊州将成为“浙东唐诗之路”剡溪智库永久会址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