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峰:民粹主义的“概念过载”与西方制度困境

02.02.2021  19:53

历经波折和反转的美国大选代表了民粹主义浪潮的一次转折,但特朗普所获得的选票数仍反映出民粹主义势力不可低估。正如《外交事务》杂志中《默克尔对中国及世界的看法》一文所指出的,“真正让柏林感到震撼的是特朗普所拿到的7420万张选票,特朗普的追随者并不会随着特朗普下台而消失,其他人接过特朗普的政治模式只是时间问题”。基于对民粹主义政治卷土重来的担忧,西方主流媒体对民粹主义的集中揭露和批判正在掀起新一轮高潮。但值得关注的是,民粹主义概念的滥用与泛化越来越成为处于困境的西方制度自我辩护的手法,将失败归咎为民粹主义者的盲动似乎成为解释西方纠错机制暂时失灵的最好工具。

预言成真的政治游戏

世界进入民粹主义时代越来越成为对当下世界政治的流行解读。某种意义上,民粹主义时代的来临与民粹主义概念的滥用相辅相成。西方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危机的不断加深,民粹主义思潮兴起是这些危机的表征之一。由于本身的“灵活”特征及其概念的含糊性,民粹主义已经变成一个随意标签和贬低政治对手的标语,越来越多的涵义和内容被注入其中。这源自西方社会自我反思和革新精神的衰败,傲慢的西方建制派精英不愿意正视西方社会的问题和矛盾,将民众对各种社会问题的不满及国内外一系列反对派统一标签为民粹主义。因此,对民粹主义的滥用越来越成为压制社会多元声音的表现。这种态度既限制了自身可选择的危机应对措施,又激化了政治竞争对手间的矛盾,从而制约了各方沟通和协商的可能性,使得西方政治竞争呈现出从良性协商走向恶性斗争的趋势,社会进一步撕裂和极化。民粹主义浪潮越来越像是一种预言最终成真的政治游戏。

卡斯·穆德指出,“尽管对民粹主义的争论相当火热,奇怪的是几乎没有任何权威理论试图系统地解释民粹主义势力的兴衰成败”。西方学界不愿去触碰民粹主义的“需求侧”问题,从心理上抗拒分析民粹主义兴起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而往往从“供给侧”角度夸大个人作用的主导型解释。随着疫情应对失败后社会危机的激化,对于民粹主义的滥用也出现了全面升级。

作为后果和表象的民粹主义

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疫情治理的失败,源自其个人主义文化、反智主义社会氛围、联邦制度下权力和资源难以有效整合、社会极化与政治派别的内耗等一系列因素。尽管民粹主义政客在疫情防控中的明显失误不容辩护,但主流媒体将疫情失控以及以种族矛盾爆发为代表的社会危机完全归因于个人,这种指责成为论证美国制度完美性的最好解毒剂。作为后果与表象的民粹主义,被塑造成为“万恶之源”。

这种倾向在福山的言论中表现得尤其明显。疫情发生以来,福山一系列言论中包含了两条线索:一是为西方制度辩护并捍卫其“历史终结论”;二是将西方制度的“暂时困境”甩锅给民粹主义政治和特朗普政府。例如,在2020年4月接受法国《观点报》采访时,他将美国疫情暴发归咎为特朗普“这个罔顾事实真相并且自恋无知的跳梁小丑”。对于如何解释那些表现糟糕的西式民主国家,“如果一定要找到关联的话,大概要着眼于民粹主义国家或由民粹主义领导人领导的国家”,例如美国的特朗普、巴西的博尔索纳罗和匈牙利的欧尔班等。福山还在《外交事务》上发文指出,“美国在疫情期间表现糟糕有很多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家的领袖没能成功履行领袖的责任”,而长期来看,疫情“将促进自由民主体制的浴火重生,再次挫败怀疑这个体制的论调,显示出这个体制巨大的韧性和自我更新能力”。将制度的失败归结为特朗普个人因素,并认为只要“换人”,危机马上迎刃而解,几乎成为福山“历史终结论”神话自圆其说的唯一支撑。

西方自由主义神话的破灭

不能否认,民粹主义政治进一步加深了西方社会的反智主义和反精英主义倾向,严重影响了专业机构和人员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随着民粹主义概念被滥用的程度加深及西方纠错机制的自我开脱,“概念过载”的问题愈加严重。在未来一段时间,随着西方治理失败的加重,“甩锅”给民粹主义的冲动会越来越强烈。一旦西方自由主义模式的制度神话在西方社会内部破灭,承担西方制度失败的责任恐怕是民粹主义难以承受之重。

科技哲学家拉卡托斯的“精致否证主义”理论认为,一种理论体系由理论的内核与外围保护带构成,任何理论都可以通过保护带的调整来回应各种作为反例的经验的质疑。在西方民主理论体系中,西方制度的优越性及其自我纠错能力是该思想体系的理论内核,它由一系列辅助性假说作为其保护带。而民粹主义实质上是这种保护机制的重要组成,通过将各种对于西方民主理论的经验上的质疑和批判“甩锅”民粹主义,从而消解、否定作为反例的疫情治理困境来保护内核。但民粹主义概念显而易见的滥用越来越意味着这一保护带的过载,归咎为民粹主义越来越难以解释对西方民主的所有质疑。某种意义上,西方民主制度及其理论已经进入严重退化阶段;民粹主义这个外围将越来越难以保护内核,西方制度自我纠错能力强大的神话终将破灭。疫情应对中的中西方制度表现高下立判,正在严重冲击和质疑西方世界对于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学基础概念的垄断性定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成功实践越来越构成西方民主制度难以忽视的挑战。概念的重新定义及实践的成功也要求理论框架的系统化和完备化,最终通向一种人类政治思想范式的淘汰与更替。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金融危机后西方左翼民粹主义兴起演变和发展趋势研究”(20CKS061)阶段性成果)

(作者:彭玉峰,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