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提出 从7个方面抓落实求突破

05.04.2016  12:29
天津市档案馆前不久开起了一堂“公开课”。在该馆与第二十五中学展开的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活动中,300余名学生来到档案修复中心参观学习。修补一页档案纸就需要20多道工序,让学生们大开眼界。

像修复瓷器等文物一样,修复“天津历史”,靠的也是手艺。虽然轻度破损的档案可以用档案专用机器修复,但有些破损严重的档案,必须要人工修复。

这是一张老地契,有七八十年历史了。纸质纤维链完全断裂了。”修复师将一页发黄的档案摊开展平,把镊子、喷壶、水盆、排笔、鬃刷等在面前一字排开。这页档案已碎成六七块,满是虫眼。只见修复师先在操作台上铺了一层增加纸张拉力的薄膜,把七零八碎的档案在上面拼出大致形状,然后手拿毛巾、喷壶朝上面喷水,“档案不怕水啊?墨水遇到水不就散开了吗?”大家惊呼起来。

这是利用水的浮力,使纸张可以来回移动。”据修复师介绍,待纸张逐渐伸展开来,然后举着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拼,一条线一条线地对,再覆上另一块塑料薄膜压平,用鬃刷刷匀,排干多余水分、赶走气泡,把档案翻个。因为档案从背面修复,用这招“塑料薄膜托护转移法”,将纸页移到后一张薄膜上。附在上层的薄膜揭下来了,再用镊子小心翼翼地修补档案上的虫洞。“缺损的文字不会再添补了,档案资料像文物一样,也是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

随后,用排笔蘸着黏合剂小心地刷在纸页上,相当于给档案加了一层保护壳。之后再取出一张颜色相近的宣纸,铺上、压平。最后是“上墙”,工作人员称,等档案干了,才能下墙、切边、装订。手工修复一页档案,有20多道工序。“如果不修复它,在历史书上就读不到这页历史了。”市档案馆首开的这堂“修补历史课”,让学生们学到了不少最新鲜的历史知识。

修复档案是一门技术活儿,档案文字的纸质、印刷方式、颜色、受损程度不同,修复师就要凭经验用不同的招数应对。“这叫湿托法,适用于字迹沾水不易扩散的档案。字迹易扩散还有霉烂、脆化等破损比较严重的档案,都用干托法,技术要求高一些。有的档案都粉碎性‘骨折’了,有些粘成一块‘砖’的册页用锅蒸、冰冻,修复后都能哗啦啦地翻页。”值得一提的是,市档案馆还成功掌握了双面文字纸页的修复技术。但记者也了解到,市档案馆档案修复“手艺人”仅有一两位,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