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计视角解读桐庐发展成就 ——近三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概述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年连着一年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道路,推进美丽桐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2年,是谋篇布局、创新发展的一年,是迎接挑战、克难攻坚的一年,是团结奋进、成效明显的一年。首次举办以“欢乐百姓日、幸福桐庐人”为主题的桐庐百姓日活动,并成功入选浙江省2012年度十佳民生工程;三届“百姓日”活动下来,“百姓日”已经成为新老桐庐人骄傲自豪的“民生品牌”。因此,也引起了中央党校党建部课题组的兴趣,给予我县“百姓日”活动高度评价,并将其列入中央党校党建专项研究课题,建议面向全国进行推广。
2013年,是桐庐发展历史中值得记载、很不平凡的一年。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首届全国生态文明论坛、全省加快推进现代化美丽县城建设现场会先后在桐庐召开,刘云山、汪洋等中央领导亲赴我县视察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在2013年度杭州市综合考评中,桐庐县排位实现较大幅度上升,位居13个区县市的第2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2014年,在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上,我县作为杭州县市区唯一代表作大会交流发言,并被浦东干部学院列为“美丽城乡”现场教学点;相继荣获世界养生基地、中华宝钢环境奖、中国最美县、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中国最美目的地城市、全省首个“现代化美丽县城”、全省首批“清三河”达标县、全省首批“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大禹鼎”等荣誉称号。
三年来,县域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潇洒桐庐的知名度、美誉度、竞争力、影响力持续提升。
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1. 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大关。 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06.47亿元,可比价比2011年年均增长8.4%,第一产业增加值21.78亿元,年均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173.40亿元,年均增长7.3%,其中工业增加值156.88亿元,年均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111.29亿元,年均增长11.6%。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 为75278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2250美元。
表1 桐庐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主 要 指 标 | 计量 单位 | 2014年 快报数 | 2011年 实 绩 | 2014年比2011年 年均增长 (%) | |
生产总值 | 亿元 | 306.47 | 233.52 | 8.4 | |
第一产业 | 亿元 | 21.78 | 18.33 | 2.8 | |
第二产业 | 亿元 | 173.40 | 141.99 | 7.3 | |
其中:工业 | 亿元 | 156.88 | 127.93 | 7.7 | |
第三产业 | 亿元 | 111.29 | 73.20 | 11.6 | |
人均生产总值(人民币) | 元 | 75278 | 57858 | 8.1 | |
人均生产总值(美元) | 美元 | 12250 | 8958 | — | |
财政总收入 | 亿元 | 38.05 | 30.30 | 7.9 | |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 亿元 | 23.91 | 17.19 | 11.6 | |
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793.34 | 637.74 | 7.5 | |
工业销售产值 | 亿元 | 784.30 | 630.45 | 7.6 | |
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32.36 | 26.93 | 6.3 | |
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209.64 | 115.87 | 21.9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111.33 | 72.43 | 15.4 | |
接待游客 | 万人次 | 1010.20 | 676.69 | 14.3 | |
旅游总收入 | 亿元 | 102.10 | 65.30 | 16.1 | |
外贸出口供货总值 | 亿元 | 196.70 | 173.61 | 4.3 | |
其中:自营出口 | 亿美元 | 12.52 | 8.62 | 13.2(2014年为企业上报数) | |
城市化水平 | % | 63.5 | 62.0 | 提高1.5个百分点 |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18905 | 13460 | 12.0 | |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 | 29.1 | 37.1 | 下降8.0个百分点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36366 | 27130 | 10.3 | |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 % | 32.6 | 40.3 | 下降7.7个百分点 | |
城乡居民本币储蓄余额 | 亿元 | 174.72 | 120.04 | 13.3 |
注:①表中2014年的数据为快报数,2011年的数据为基期指标,作为计算2012—2014
年三年增幅的对比数,下同。
②增长数除生产总值用可比价计算外,其余均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
2 .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我县财政实力不断增强。201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38.05亿元,比2011年年均增长7.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91亿元,年均增长11.6%。财政收入的增长,在对国家加大贡献的同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产业更加优化、环境更加优美”的发展战略,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农业效益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4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36亿元,比2011年年均增长6.3%。
——农业产业不断优化。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主要农产品逐步向优势区域集聚,农产品优质化水平逐渐提高,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旅游农业初具雏形,主导产业凸现,种植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县农业(即种植业)产值为20.19亿元,比2011年年均增长7.6%。
——林业生产既重生态环境又讲经济效益,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经济林,全县林业产值为3.04亿元,比2011年年均增长9.4%。
——畜牧业呈平稳增长态势,全县牧业产值为6.12亿元,比2011年年均增长1.4%。
——渔业生产通过结构调整,形成了甲鱼、珍珠、河蟹、观赏鱼、常规鱼等五大块生产格局,渔业生产稳步推进,全县渔业产值为2.33亿元,比2011年年均增长4.7%。
三、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平稳增长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发展信心不动摇,始终坚持工业地位不动摇,强化工业强县意识,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始终坚持底线思维不动摇,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不动摇,把生态的优势转化为产业的优势,把环境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扎实开展“重实体、兴实业、办实事”三实活动,大力实施“四换三名”和“五大计划”,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桐庐特色的工业经济发展之路。
表2 工业总产值与销售产值
指 标 | 单位 | 2014年 | 2011年 | 2014年比2011年 年均增长(%) | |
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793.34 | 637.74 | 7.5 | |
其中 | 规模工业产值 | 亿元 | 463.82 | 378.51 | 7.0 |
所占比重 | % | 58.5 | 59.4 | 下降0.9个百分点 | |
工业销售产值 | 亿元 | 784.30 | 630.45 | 7.6 | |
其中 | 规模工业销售产值 | 亿元 | 458.40 | 374.07 | 7.0 |
所占比重 | % | 58.4 | 59.3 | 下降0.9个百分点 | |
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156.88 | 127.93 | 7.9 | |
占GDP的比重 | % | 51.2 | 54.8 | 下降3.6个百分点 |
注:规模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1. 工业经济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稳固。 2014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793.34亿元,比2011年年均增长7.5%,工业销售产值784.30亿元,年均增长7.6%;全县共有规模工业企业361家,规模工业销售产值458.40亿元,比2011年年均增长7.0%;工业增加值达156.88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1.2%,工业作为桐庐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稳固。
2. 招商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 “双招双引”工程深入实施,完善招商项目库建设,2012—2014年,县外招商引资项目831个,协议引进资金累计182.93亿元,实际投入资金179.38亿元;协议利用外资累计7.32亿美元,实际投入4.39亿美元。
四、第三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我县第三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全县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11.29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3%,比2011年提高5个百分点。
1. 国内贸易发展较快。 近年来,我县商贸工作紧紧围绕杭州市委、市政府“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建设要求,以桐庐县委、县政府建设“一个目标、五大桐庐”战略目标,继续以“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为主题,紧抓当前服务业优先发展的大好机遇,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33亿元,比2011年年均增长15.4%,其中批发零售业94.96亿元,年均增长15.6%;住宿餐饮业16.37亿元,年均增长14.6%。商品交易市场稳步发展,全县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21个,其中亿元市场4个。全年累计发展乡镇连锁超市13家,村级便利店237家,农村连锁经营覆盖全县183个行政村,覆盖面达100%。汽车4S店走进桐庐,已建成北京现代海昌、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三家汽车4S店;特色街建设步伐加快,中杭路服装街雏形初现,并申报市级商业特色街,朝霞路美食街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2. 电子商务崭露头角。 在电子商务的大潮滚滚而来之际,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桐庐发展电子商务的六大优势(即上级政策优势、区位环境优势、产业特色优势、快递之乡优势、人才人脉资源优势、发展平台优势),将电子商务作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区域经济“增长极”,通过短短两年多时间的大力推进,从不被认可到万众聚焦,从尝试、磨砺到崭露头角,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电子商务为桐庐经济转型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通过两年多来的大力推进,全县已有5000多家企业“触网”,在阿里巴巴注册企业4000余户,其中生产企业1400户,经销企业1900户,专业淘宝、天猫商户约900户,已经形成覆盖一、二、三产和文创产业,传统和新型电商模式,多层次、多领域的电子商务发展格局。2014年,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借力阿里巴巴集团强大资源,成功举办桐庐县第二届电子商务发展大会暨首届高峰论坛,会上与阿里巴巴签订“千县万村”农村发展战略全国首个试点项目建设协议。电子商务发展“1234计划”深入推进,农村电商快速发展,成为全国首个阿里巴巴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战略试点县。县级运营中心和54个村级服务点投入使用。成功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拓展区”和“杭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园”, 被列为“浙江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创建单位。
3. 对外贸易稳步推进。 改革开放后,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对外经贸迅速发展,外向型经济已成为桐庐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2014年,外贸生产企业达1141家,完成外贸出口供货值196.70亿元,比2011年年均增长4.3%;有外贸自营出口实绩企业350家,自营出口额12.52亿美元(企业上报数),年均增长13.2%。
4. 旅游业首次实现“千万人次、百亿收入”目标。 桐庐坐拥富春山水,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境内有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点)20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1个,富春江大景区5A创建启动;浙江省旅游经济镇5个、特色旅游村8个;星级饭店7家,旅行社21家、旅行分社4家。荣获“世界养生基地”、“浙江省旅游发展十佳县”、“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称号。
旅游产业首次实现 “千万人次、百亿收入” 目标。 2014年,全县接待游客达1010.20万人次, 比2011年年均增长14.3%。其中接待国外和港、澳、台游客2.76万人次;全社会旅游业总收入102.10亿元, 年均增长16.1%。
5. 房地产业在困境中发展。 2014年,房地产投资额46.64亿元,比2011年年均增长9.6%;房屋竣工面积50.98万㎡,年均增长5.3%;房屋销售面积55.47万㎡,年均增长11.0%;房屋销售额35.11亿元,年均增长8.3%。
表3 房地产开发
指 标 | 计量 单位 | 2014年 | 2011年 | 2014年比2011年 年均增长(%) |
投资额 | 亿元 | 46.64 | 35.42 | 9.6 |
房屋竣工面积 | 万㎡ | 50.98 | 43.72 | 5.3 |
其中:住宅 | 万㎡ | 38.64 | 34.66 | 3.7 |
房屋销售面积 | 万㎡ | 55.47 | 40.51 | 11.0 |
其中:住宅 | 万㎡ | 48.54 | 36.59 | 9.9 |
房屋销售额 | 亿元 | 35.11 | 27.66 | 8.3 |
其中:住宅 | 亿元 | 30.54 | 22.49 | 10.7 |
五、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2012—2014年三年,我县限额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523.44亿元,比前三年的289.88亿元增加233.56亿元,增长80.6%。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为209.64亿元,比2011年年均增长21.9%,其中工业投资68.25亿元,比2011年年均增长10.4%;第三产业投资133.09亿元,比2011年年均增长27.0%。
表4 固定资产投资
指 标 | 计量 单位 | 2014年 | 2011年 | 2014年比2011年 年均增长(%) | |
固定资产投资额 | 亿元 | 209.64 | 115.87 | 21.9 | |
按三次产业分 | 1.第一产业投资 | 亿元 | 8.30 | 0.05 | 449.59 |
2.第二产业投资 | 亿元 | 68.25 | 50.80 | 10.3 | |
其中:工业投资 | 亿元 | 68.25 | 50.70 | 10.4 | |
3.第三产业投资 | 亿元 | 133.09 | 65.02 | 27.0 | |
按投资类别分 | 1.项目投资 | 亿元 | 163.00 | 80.45 | 26.5 |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 | 亿元 | 62.66 | 14.67 | 62.3 | |
2.房地产开发投资 | 亿元 | 46.64 | 35.42 | 9.6 |
六、全力打造中国最美县
以“美丽中国,桐庐先行”为要求,以建设“最美的山水型现代化中等城市”为目标,坚持精美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全力打造中国最美县。
1. 坚持精美规划,完善“最美”规划体系。 围绕“美丽乡村”和“美丽县城”两大主体,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以景区的理念规划全县,以景点的要求建设城乡,深化“一以贯之、特色品质、全域风景”三大理念编制规划,将“美丽”融入规划,让规划尽显“美丽”。建立起以总体规划为总纲、以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核心、以专项规划为支撑、以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为重点,覆盖全县、统筹兼顾、层次分明、有机衔接的“最美县城”规划体系。以“景点”的要求滋养着每一个有故事、有韵味、有特色的村庄,强化城乡在布局、功能、景观上的差异和特色,注重整体风貌控制和空间塑造,让桐庐的乡镇尽显“城乡之美”。
2. 坚持精致建设,提升“最美”县城品质。 秉持“不以规模拼大小,而以精致论高低”的城市发展哲学理念,高标准推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品质城区建设,新老城区建设有序推进、有机更新。2014年,建成区面积增至18.35平方公里。一座处处是景、时时见景、宜居宜游的“最美县城”英姿初显。通过打造杭千高速入城口、富春江水利风景区、滨江商住综合体等精品区块,以及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和新型居住社区,形成新城区现代大气、开放活力的整体面貌;紧密结合市政基础设施和民生实事工程,精心打造“八横八纵”主干道,完善县城各级道路网系统。注重因地制宜,建成星罗棋布的城市生态公园。迎春生态公园、富春江水利风景区、中心广场、天目溪公园、梅林溪公园及多个山体公园等近30个园林景观精品,丰富居民休闲去处。
桐庐荣获“省级文明县城”、“中国最美县”、“国际花园城市”顶顶桂冠。
七、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出发,着力推进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向纵深发展,让群众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
1 . 努力推进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桐庐校区正式启用。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通过国家验收,特色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成效明显。2014年全县小学入学率100 %,初中巩固率100 %,高中入学率99.6%。全县共有全日制小学26所,在校学生22957人,全年小学新招生3927人,毕业3565人。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7所,在校学生15972人,全年新招生5098人,毕业学生5810人。全县共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在校学生2809人,全年新招生936人,毕业学生1074人。全年输送大中专(含技校)生3868人。全县共有幼儿园50所,在园幼儿12119人。
成人教育发展良好。2014年在册学生数 4199 人,其中广播电视大学注册大中专学生1189人,毕业299人;网络学院在册学生1118人,毕业327人;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76人次,获得单科结业43科次,本年毕业12人。
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2014年免除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2520万元,助学奖学15581人次资助和奖励金额939万元;注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强德育工作建设,加大农村学校资金和师资扶持力度,继续实施名师名校长和名师区域流动工程;全县已拥有杭州市现代化标志性教育强镇3个,浙江省教育强镇、街道13个。
2 . 大力实施“文化提升工程”。 近年来,桐庐大力实施“文化提升工程”,文化强县建设扎实推进,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故事之乡等多项荣誉,并积极申创中国书法之乡。推出菜单式、休闲式文化服务,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乡镇文体站、村级文化活动室等一大批文化设施得到提升改造,越剧、故事、小品、剪纸四大特色文化品牌进一步打响。成功举办第五届“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赛,“桐庐剪纸”入选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录。“潇洒桐庐”歌曲创作成绩突出,先后有《相约深澳》等4首歌曲获得全国村歌大赛“十大金曲”称号。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山花节、畲族文化节、新年晚会、元宵与百姓日系列文化活动;顺利举办“欢乐大舞台·幸福桐庐人”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圆满承办浙江省村歌大赛、杭州市村歌大赛等省市级文化赛事。
3. 广播电视聚焦民声传递民情。 广播电视通万家,信息传媒数字化。目前,全县各乡镇(街道)有线电视全部实现与县、市有线电视联网。一个以县华数电视公司为中心,乡镇(街道)广播电视台为基础的县有线电视网络已形成,有线电视连接千家万户。2014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终端16.67万个,全县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广播电视在服务发展大局、推动重点工作、传递民声民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打造了“新闻聚焦”等重点栏目,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4.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竞技体育再创佳绩。 近年来,我县不断投资改造,修建各类体育场馆,其中总投资5637万的城北老年体育活动中心2015年将竣工投入使用。据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显示,桐庐县体育场地总数为1399个,其中健身苑点396处、篮球场426处、标准乒乓球场296个,体育场地占地面积80.1万平方米,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1.98平方米。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丰富全面健身活动。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竞技体育再创佳绩。桐庐籍运动员参加全国、省、市比赛获金牌174枚、银牌76枚、铜牌82 枚。其中在第十五届省运会上取得金牌44.25枚,列全省县(市、区)金牌榜之首,创历史最好成绩。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全县共举办县级群众性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35 项次,参加人数达 2 万余人次;成功承办了全国象棋甲级联赛、“谁是球王”足球民间挑战赛。
5.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 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上海瑞金——桐庐医疗联合体”和“杭州市——桐庐医疗联合体”建设深入推进。顺利通过“省卫生强县”复评,成功创建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2014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机构314个。各类医疗病床1601张;卫生技术人员3128人,其中: 执业医师995人、助理执业医师201人、注册护士1072人。
6. 科技工作以支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主题。 近年来,我县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这一主题,坚定不移深入实施省政府提出的“八八战略”,全面实施“科技创强”规划,认真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不断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大力培育创新主体,着力建设创新平台,创强创先达到新高度,科技进步实现新突破。现有国家级创新服务平台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4家,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88家,杭州市“雏鹰计划”企业25家,杭州市“青蓝计划”企业2家。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22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23家,市级行业研发中心4家。浙江省医疗器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杭州市创新发展园区1个。全县近5年申请专利7358项,年均增长67.04%,专利授权6330项,年均增长30.65%。2014年末,全县共有各类登记在册专业技术人员20021人,其中高级职称1122人;中级职称5471人;初级职称13428人。现在,桐庐已拥有“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浙江省科技强县”、“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县”、“浙江省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县”、“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7. 交通运输有效破解城乡居民“出行难”。 全面启动“美丽公路”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加大,城乡交通运输统筹推进,实现“路更畅、景更美”。至2014年末,境内公路通车里程达1758公里。
我县目前拥有客运车辆673辆(其中客运出租车171辆),城区公交共开辟公交线路26条,车辆数130辆,公交线路营运长度213公里。县内主要集镇(分水镇、瑶琳镇、横村镇、凤川街道)开通了乡镇公交线路6条,车辆14辆。城际(至杭州)公交于2010年开通。目前车辆数共11辆,日发班次22个。农村客运线路67条,车辆276辆,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到了100%。初步实现了以中长途客运为主导,以城市公交、出租车为衔接、以四大区域农村客运为纽带,以乡镇区域公交为补充,四位一体的城乡公共交通格局,有效破解了城乡居民“出行难”问题。
2013年1月起,我县城区公交实行IC卡刷卡半价(0.5元/人次)计费,并担负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及残疾人免费乘车等相关社会职能,实惠于民。2015年元旦开始,全县农村客运票价全面下调,票价平均降幅50%左右,推出了全县城乡公交票价“一元起步,五元封顶”和桐庐籍70周岁以上老年人、盲人及伤残军人免费乘车的优惠措施,广受百姓称道。
八、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905元,比2011年年均增长1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66元,年均增长10.3%。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174.72亿元,比2011年年均增长13.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改变,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向注重自身发展、精神享受方面转化。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971元,比2011年年均增长6.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6%,比2011年下降7.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149元,年均增长7.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1%,比2011年下降8.0个百分点。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谋划的承接之年,要科学认识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等新常态,准确把握美丽城乡的品牌机遇、新兴产业的带动机遇等新机遇,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总基调,深入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风景桐庐提升年、社会治理创新年”三年活动,深化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的“双招双引”一号工程,重点围绕“三重三为”(即重项目、项目为王,重创新、改革为先,重提升、效益为要)抓好工作落实,着力加快“生态美、城乡美、产业美、人文美、生活美”的中国最美县建设,全力开创桐庐绿色崛起转型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