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实现特殊教育全覆盖的主要做法

06.04.2016  22:41

近年来,桐乡市坚持以促进残疾儿童受教育为根本任务,将特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向学前和高中段教育两头延伸的特殊教育体系,并通过为重残儿童实施送教上门,将三残儿童全部纳入学籍管理,实现了“最后一公里”的特殊教育全覆盖。截止目前,我市特教学校在校生209名,随班就读学生79名,送教对象63名,三残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其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需求,全力推进集中就学,为爱敞开大门。

一是实施全免费教育全覆盖。我市从2010年起,对在桐乡市特教学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免收寄宿水电费、生活护理费等的基础上,免除每生每年2000元的伙食费,将学生营养餐补助标准从每学期175元提高到1000元,并对接受学前教育的残疾儿童和义务教育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给予每学年500元的补助。2014年,我市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中段两头延伸,并实行了免费教育全覆盖。并且至2015年,我市普通学校建立资源教室12个,达到了每个镇、街道不少于1个资源教室的目标。2015年,我市特殊教育经费共投入912.3万元,切实为残疾孩子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

二是打造强有力的康复师资队伍。多年来,我市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模式加大师资培养的力度。市特教学校引进专业的康复教师全面负责评估在校的15名脑瘫学生的综合身体素养,并对10多名学生进行专门个训和口形矫正。先后选派5名骨干教师分两批前往上海参加现代化康复设备培训,经理论、操作两部分考试合格回校担任学生言语语言康复训练工作。2014年11月,市特教学校高明老师参加了由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与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康复技能大赛,并荣获了二等奖,这是自全国康复技能大赛开赛以来,嘉兴市获得的最好成绩。市特教学校还聘请专家对全体家长进行康复技能培训和心理辅导,学校康复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

三是创造功能齐全的育人环境。2012年,市特教学校借搬迁新校园之机,设置了康复训练室、保健室、心理咨询室、感统训练室、言语语言训练室等十多个专用场室,配备了海洋球池、手指肌力训练机、手功能训练板等系列康复器材,学生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灵活性以及协调能力得到了很好地锻炼。2013年,投资40万元的多感官训练室建成并投入使用。该装备通过现代化的训练手段改善智障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进而促进智障学生的智力发展。2014年,投资50万元的4个言语语言训练室建成并投入使用,经过语言康复训练,切实改善了学生言语器官的功能,提高了沟通能力。

二、深化服务,全面开展送教上门,为爱延续希望。

一是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市特教学校组建了由37名教师组成的送教队伍,分组对全市居家的63名重度残障儿童少年逐一入户家访。通过分析评估,把送教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基本有接受能力,可以沟通的对象,安排每两周送教一次,每次三课时;另一组为重度自闭,无法沟通交流的对象,安排每月一次进行康复指导或康复训练。方案明确后,在因材施教的理念下,确定了不同的干预重点,分别为每个孩子制定个性化送教内容,为具体实施送教提供了依据和方向。2015年,我市特教学校共开展送教上门600多人次。

二是医教结合,开启康教一体化模式。2015年,市残联联合市康慈医院、市康复医院,组织智力、精神和肢体康复医生对全市63名送教对象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筛查。并根据筛查结果,由专业医生针对每一名残疾孩子的残疾类别和程度,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或护理方案。由市残联组织康复医生每月一次为每位残疾孩子上门送康复技术或护理知识,对有康复希望的孩子进行一对一重点指导。在与市特教学校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实现了与文化送教有机结合。

三是多方配合,实施全免费送教。送教的63名学生家庭分散在我市的各个镇、街道,农村的居多,有的家庭非常偏僻。在市教育局的协调下,为特教学校调配了送教专车,基本解决了送教的交通问题。学校把“送教上门”服务活动和“四联四强”结对走访、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活动”、结对帮教等活动相结合。通过挖潜、重组等方式,初步解决了送教上门的师资短缺问题。经市教育局和财政局协商,落实了送教上门的专项经费(每生每年1500元),由政府买单,为每个对象进行全免费送教。

三、提升质量,开创两头延伸新格局,为爱增添羽翼。

一是增设职高教学新校区。2014年9月,我市特教学校招收首届职高班,共招收5名学生,正式开启“两头延伸”办学新格局。2015年9月,我市特教职高分部搬入桐乡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增设了新校区。现有职高班两个,学生14名,教师8名,场室占地面积3000余平米。市财政投入200多万元装修了专用功能场室20多个,配置了必要的教学和实训的设备设施,为推进高中段职业教育提供了充分保障。

二是开设生活实用性课程。为使学生更好的增强生活自理能力,适应日常生活,我市特教学校开设了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等一般性课程及康复训练等选择性课程,另开设了家政服务、工艺美术、中式烹饪、西式烘焙等职业教育课程。同时借力专业技师,安排持有中式烹调师资格的专业厨师担任中式烹饪专业课的教学,外聘乌镇泰丰斋食品有限公司的专业西点师傅担任西式烘焙课的主教,保障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是开辟校外职业培训基地。经过努力,学校争取到了桐乡高美印务、沃尔玛超市、乌镇泰丰斋3家企业作为校外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并聘请企业专技人员来校进行技术指导。高美印务为学生免费提供牙签、灯泡等各类包装盒纸袋,为学生开展纸袋制作提供了原材料;沃尔玛超市为学生提供购物体验、收银员等实训机会;乌镇泰丰斋安排专业面点师每周一次为学生传授西式烘焙技能。实用性的职业技能培训为最终支持和帮助学生适应生活,适应职业和适应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