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三治合一”治出和谐家园
江南夏月无闲人。6月30日下午5时20分,桐乡高桥镇越丰村,村养老服务中心3楼会议室,12名村民正在热议一件大事。特殊的是,议事桌上摆了两个桌签,一写“百姓议事会”,另一写“道德评判团”。这是怎么回事?
“G20杭州峰会马上要开了。老话说,打扫房子迎远客,我们越丰村位于沪杭高铁、高速公路边上,更应整治得洁净美丽,特别是沿线这几幢房子……”村党总支书记沈春雷指着墙边一排照片说。
“我们道德评判团前两天已找了五六户沿线人家谈过,他们非常支持。”
“我们议事会今天晚上再跟有关村民谈一下整治细节……”
“外立面整修请百事服务团联系下专业设计,同时咨询下法律顾问卜炳忠律师,道路沿线施工是否会有法律上的问题……”
咨询律师,是法治的表现;以评立德,是德治的手段;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自治的方式——越丰村这场会议演绎的正是桐乡“三治合一”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这一模式源自高桥镇,如今已在全省推广,成为我省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范本。
2005年,当时的高桥镇多项考核指标还排在桐乡全市的倒数几位。2010年,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到来让高桥一跃成为“双门户”乡镇之一,大征迁、大开发、大建设快速到来。
高桥人原以务农为主,土地征迁让他们产生了“今后做什么”的职业困惑,更瓦解了传统的社会组织架构和相应治理模式,引发多种问题。快速推进的城镇化急需新的社会治理体制。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由“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这一改革要求。高桥镇抓住了这一机遇,于2013年开始了积极探索。
全程参与、见证高桥“三治合一”试点的镇人大主席曾正君说,为使“三治”有机融合,高桥镇反复调研,推出了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3个基层治理平台,让“三治”有了实际载体。
今年2月,高桥又把原设于乡镇一级的百姓参政团延伸到村,设百姓议事会,与原本就在村一级的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构成村级“三治”平台的“铁三角”。
百姓议事会汇聚民智。越丰村百姓议事会由10名有威望的村民固定组成,根据实际情况还会请利益相关的村民任临时成员,充分表达诉求。这天,61岁的议事会成员张六坤领口已被汗水湿透,不停擦着汗强调:“房子外立面应体现我们水乡的特色。”
“整治脏乱差是最基本,重要的是大家要改变不好的习惯,主动美化自己的房子、院子。”68岁的陈少华是道德评判团最年长的成员。道德评判团职责之一是把法律法规难管的不良现象交由百姓评判,以实现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管理。
一种模式是否有生命力,要看它是否可以适用于不同领域。“三治合一”如今也已成为乌镇旅游业的重要治理抓手。乌镇民宿行业协会“乌镇人家”要求,所有会员严格遵守国际旅游区管委会与乌镇消防、卫生等部门联合制定的标准,通过依法自治、以德自治,让曾经遍布乌镇大街小巷的无证经营“黑旅店”绝了踪迹。
高桥连续4年获得“嘉兴市招商引资十强乡镇”,越丰村已连续多年将矛盾纠纷案控制在个位数。而群众成为了“三治合一”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