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乐音“浙”样奏响 只用两年建起音乐殿堂
浙江音乐学院的建筑就像流动的音符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王婷李月红李文芳
一个世纪前,年轻的李叔同未曾想到他与他的治学精神会成为一面旗帜:秉持“事必尽善”的治学态度和艺术精神追求,他在杭州创作了《春游》、《送别》等高质量的学堂乐歌,并培养了大量艺术人才,开创了浙江乃至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的新风气。
文明的峰回路转,总有一些东西贯穿岁月、一脉相承。
百年后,一群浙江人以青春、热血与生命,深情践行“事必尽善”。从2013年正式进场施工以来,在夜以继日的两年时间里,创造了一座3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音乐殿堂,并将“事必尽善”写入了新学校的校训里——这所新学校就是浙江音乐学院(筹)。
“事必尽善”。善者,周密极致之谓也。它代表着一种精神,追求行动上的极致主义;它代表着一种作风,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它代表着一种激情,拼搏创新,善言善状。
一朵浪花折射大江大海。深入贯彻“八八战略”,推进“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建设,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浙江人民正在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奋力前行,用实干善干铸就新辉煌。
上善若水:协同合作奏“交响”
当人类第一次发出叮咚声,声音的艺术诞生了。它如山峦蜿蜒起伏,如水波涟漪荡漾,这就是音乐——一种协同的美,小到一首歌,再短也会有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大到一个乐团,数十种乐器数百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一场演奏会。音乐尚如此,筹建一所国内一流的音乐殿堂亦如此。
即将竣工的浙江音乐学院(筹)
经过近3年筹划,2014年,教育部批复同意筹建浙江音乐学院,并明确从2014年8月算起,筹建期为1年。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建起一流音乐殿堂,谈何容易。
时间回溯,齐心发力梦想。
2012年9月底,音乐学院(筹)的建筑方案出炉。省委召开专题会议讨论,“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们的校园能不能做到令人一看到就联想起悠扬的音乐?”当这个问题抛向在场的设计人员时,大家都沉默了。
“这简直是一个令人脑洞大开的绝妙想法!”项目主创朱培栋至今印象深刻,循着这个视野,团队最终设计出“音乐的流动地景”整体建筑方案,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会歌唱。在社交网络上,初露英姿的校园建筑获得了网友一致点赞“有浓浓的文艺范儿”。
合作迸发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今天,当一座形似音乐博物馆的校园惊艳了所有人时,人们可曾知道,这是浙江举全省之力,精诚合作,善作善成的结果。
压力是巨大的。杭州市成立“推进浙江音乐学院工程建设指挥部”,全程负责项目代建。江南多雨,施工人员常年得穿着雨鞋工作,一两个月不回家是常有的事。
学校需要又好又快地落成。西湖区主动请缨征迁动员;省文化厅专门成立基建办,全力以赴协调推进各项工作;省建工集团派出劳模班组;省编制办提前一口气拿出500个名额;省教育厅撤销9所本科院校14个音乐表演类专业点,为浙江音乐学院(筹)高水平办学腾出空间;每逢周末,省人社厅加班考核教师招聘,连吃一顿工作餐的时间都没有。
高远理想需要未雨绸缪。杭州将省内音乐教育办学水平最高的杭师大音乐学院成建制划转给浙江音乐学院(筹);省文化厅牵线浙江音乐学院(筹)与上海音乐学院、省属文艺院团、13所艺术学校、音乐特色学校等多渠道合作办学,为学院长远发展储备优秀生源。
回想当初的项目审批,基建办主任张鸿雁仍记得那时的焦虑:“35.2万立方米体量的建筑,涉及部门如此之多,压力实在太大。”
令他高兴的是,2012年7月10日,项目建议书编制完成并向省发改委报送申请立项;6天后,省发改委下发批复项目正式立项;9月29日,经省发改委组织专家评审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获批。“从立项到获批,短短75天的审批速度创下浙江建设史之最。”
站在行政楼9楼,眺望校园全貌一览无余,浙江音乐学院(筹)党委书记褚子育感慨地说,因为有了省委、省政府提前谋动,省市区多部门通力合作,群众积极配合,才能实现向人民许下“2015年秋季新校园全面投入使用并向教育部正式申报建校”的郑重承诺,这就是数万浙江人在吴越大地上协同合奏的一首圆梦交响乐!
止于至善:一丝不苟拉“丝弦”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2013年8月15日,施工总承包签约,9月,浙江建工集团进场,项目全面动工。按照今年秋季投入使用的时间节点,仅仅两年时间,要让602亩土地旧貌换新颜,拔地而起一座高水准的音乐殿堂。而且,支撑这种“浙江速度”的必须是过硬的质量和高超的设计,一切指标都须朝着“一流”迈进。
可想而知,浙江音乐学院的建设过程,艰难与挑战并行。
“在浙江音乐学院筹建过程中渗透着我们的校训‘事必尽善’,秉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褚子育口中的这个“善”,已成为每个建设者的精神力量。
一山之隔,便是我国第一位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王澍的大手笔——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一定要拿出一个可与之相媲美的建筑设计。”从公开设计竞赛中脱颖而出赢得浙江音乐学院(筹)项目设计权的设计团队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这样自我加压,“取法极致,得乎其上”,设计团队将其奉为圭臬。
学院的建筑就像流动的音符
于是,一场硬仗拉开了。“浙江绿城”组成了公司成立17年来前所未有的130余人单项目设计队伍。无数个夜以继日的工作,经过数不清的讨论、修改、调整、重来……在2013年5月底终于完成了全部单体建筑的第一版施工图。
从项目启动之日起,为了保证浙江音乐学院(筹)的声学设计品质,设计方特别聘请了我国知名声学设计专家、浙江大学建筑系的张三明教授及其团队,作为专职声学顾问,以配合本项目从土建设计到后续装修设计、施工控制的全过程。
为保证现场施工进度,浙江音乐学院(筹)破土动工后,设计公司每天派代表驻现场轮值,第一时间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我们有严格要求,每周工作待命7×24小时,确保随叫随到”,项目主创朱培栋回忆说,“为了确保在规定工期里完工,我们常常在凌晨两三点接到施工设计验收任务,不管刮风下雨,都会确保在第一时间赶到。”
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专职驻场设计代表王静,在工作上是一位“女汉子”。在繁忙的工地上,时常可以看到她与工人们同吃同行,上脚手架,下泥泞地,实地踏勘现场。入夜,工地外依旧一片忙碌,一间临时搭建的办公室内,王静时常挑灯夜战,梳理各种与指挥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单位的往来文件,确保白天工程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在建造300余米的音谷长廊时,王静和其他设计师一起每隔50厘米就要画出一张剖面图,单这项工程就要画出600多张剖面图,以确保工程的精益求精,整个音乐学院(筹)设计项目有上千张图纸,每张图纸的修改都达数十次,浸润着设计者的心血。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省文化厅项目基建办、杭州市项目指挥部及学院各部门“计划到天、任务上墙、督查到位”,对每项工作都落实到人、明确落实计划、设定关门时间,中间有汇报督促。确保每件事情能够尽善尽美完成,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
浙江音乐学院(筹)好比一座音乐博物馆,每一个建筑都镶入了音乐的元素,这也是群策群力、精益求精的结果。以钟楼为例,根据钟楼的竖琴草图,建筑设计单位提供了多套具体设计方案,中国美院师生也积极参与方案征集,设计者还走访了杭州雕塑院等单位,力求将方案做得尽善尽美。
在施工中,这种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止于至善”一以贯之。
为保留自然原生态的效果,音乐学院(筹)建筑设计有清水混凝土墙,为把效果做到最佳,建工集团光样品就做了10余次。在音乐厅电梯井、音谷云廊清水混凝土施工当中,发现拓出的木纹不是很理想,建工集团毅然决定敲掉重做,先后做了大大小小近百次试验样板,最终取得突破,将设计意图完美展现。
在追求音乐学院(筹)的场馆声学效果过程中,教师琴房装修完成后,省文化厅项目基建办对声学效果进行了测试,发现靠320国道一侧的琴房隔音效果与要求相差2分贝,“这一点音差,完全可以在后期加挂窗帘弥补”,但省文化厅项目基建办和音乐学院(筹)没有采纳这种“轻巧”的办法,仍然要求再加窗门,以提高隔音效果,严格达到设计要求,保证一流品质。
功夫不负有心人,交出的答卷非常漂亮——浙江音乐学院(筹)的大剧院、音乐厅等公共场馆的声学性能,与奥地利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法国巴士底歌剧院、美国波士顿音乐厅等国际一流场馆的声学设计指标在同一水准。
嘉言善状:拼搏创新献“合唱”
江南多梅雨,台风常光顾。今年雨季偏长,特别是6月7日入梅以来,气候潮湿,室内装潢后,材料往往受潮发霉变形,地下工程、市政工程等经常进水停工,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因素给工程带来的困难,在建设中比比皆是。
再加上,庞大的施工现场,多个单体并行推进。时间之紧、体量之大,都是艰巨的挑战。
然而,上下合力、左帮右助、拼搏担当、奋勇争先,各方力量拧成了一股绳,办法总比困难多,确保了浙江音乐学院(筹)软、硬件建设快速协调推进。
为了迎接挑战,施工单位配备200多名管理人员,工地最繁忙时有6000多名工人同时作业。废寝忘食是常态,包子成了中午的主餐。在工地现场,处处上演着攻坚克难的“善”故事。
邬平福,一位身兼数职的音乐筑梦人。在担任杭州市推进浙江音乐学院项目建设指挥部前期部部长和浙江音乐学院后勤基建部部长的同时,由于人员缺位,2014年他又肩负起工程部部长一职。身兼数职的他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引发突发性耳聋,顾不上休息仍坚持带病上工地,他说,“这是责任,更是义务”。
陆优民,是人们交口称赞的项目部“王牌”经理。白天跑现场,夜里看图纸,基坑开挖出现险情,更是第一个出现在现场,深夜就裹着被子在办公室沙发上打个盹。酷暑寒冬,施工进度陷入瓶颈时,他坚守施工第一线,往往忙到凌晨两点才下班。
张海波,被家人称为“在杭州出差的本地人”。作为校区建设工程的总工程师,他带头吃住在现场,家在杭州,却一个月也不回一趟家。
俞锋,建筑工地上的“劳模”。腰部受伤到了取钢板的最后期限,一心扑在工程上的他匆匆去医院取了钢板,隔了一周就奔走在工地上,而医嘱是卧床3个月。
台风“灿鸿”登陆前夜,杭城暴雨突至,转塘工地一片泥泞。当晚,大剧院地下室积水严重,单体建筑负责人陈柏军直接跳进没到胸口的冷水中,用手摸出排水口的拥堵物,积水才逐渐退去,配电房内上百万元的设备得以保全。
正是这一个个建设者,敢于奉献,勇于担当,谋实事,干实事,才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才将完工转化至完美。
他们是一首大合唱中精密配合的不同声部,用融入血脉的浙江精神,一起追寻着浙江人渗入肌理的音乐梦想。
在浙江音乐学院筹建中,与在硬件建设上的拼搏苦干遥相呼应的,是在软件建设上的创新巧干。
若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我国九大音乐学院的“年富力强”相较,筹建中的浙江音乐学院才雏形初现,如何在中国现有音乐院校中跻身前列,实现直道提速、弯道超车,是摆在浙江人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浙江音乐学院的校园依地势而建,和自然有机融合
善于创新的浙江人没有却步。浙江音乐学院(筹)作为一家后起高校,在筹建过程中推出了不少创新举措。如,划转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高起点筹建;调整全省音乐高等教育布局整合资源筹建;与上海音乐学院、文艺院团、地方政府等多向合作特色筹建……
在我国所有独立设置的专门音乐学院中,浙江音乐学院(筹)是唯一实行省文化厅主管、省教育厅业务指导的院校,“这更有利于提高艺术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有利于整合省内艺术资源为建设文化强省服务;有利于音乐学院(筹)教师的双向兼职。”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认为,“这是符合浙江实际、具有浙江特色的实践探索。”
“音乐学院的发展就如行车,提速超车需要准确的判断,需要有赶超他人的意愿,也需要有舍得放弃既有空间的胸怀。”浙江音乐学院(筹)院长徐孟东说,浙江作为“南戏”的摇篮、越剧的故乡,共有56个传统戏剧项目,这些地方戏剧是浙江独有的文化资源,也是浙音(筹)可以异军突起的资本之一。目前,学院(筹)已着手与浙江越剧团合办戏剧与影视学中的表演专业(越剧方向),确立了一些富有代表性的课题研究,力求为浙江传统戏剧的保护和振兴贡献力量。
常言道:“成百步者半九十”,进入筹建最后冲刺阶段的浙江音乐学院,如今,正践行着“事必尽善”的校训,善始善终,以归零的心态,再度出发!
据浙江日报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吴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