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林奕华让杭州观众暂时扔掉手机
在剧场,看戏还是看见自己?
要观众放弃手机,其实是一件挺难的事儿,即便是在艺术馆、电影院或者大剧场,冷不丁低眉看下手机这样的“出戏”行为,早就成为普遍观众的习惯。不过昨晚香港导演林奕华却让杭州观众暂时扔掉了一下手机。在这个春风沉醉的夜晚,大家开始面对面近距离地聊天,主题很特别,叫“在剧场,看戏还是看自己”。
“当然是看自己啦!我经常上课时要求学生把手机收走,而且一讲就是6个小时,中间只休息15分钟。如何让我的学生坚持下来,就是让他们看自己,因为换做谁照镜子都不嫌多。”林奕华的开场白把大家都逗笑了。这个实验主义者在现场玩起了心理游戏,把全场的灯全部关掉,让大家闭上眼,放了一段张艾嘉在央视《开讲啦》里的音频;然后打开灯,又重新放了一遍视频。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两遍大家所关注所想,其实完全不一样。有感性的女观众开始絮絮叨叨回忆她与母亲的种种,也有人嘲笑《开讲啦》里面和张艾嘉对视的女嘉宾“演得太假”,总之大家全都忘了看手机这回事。
这便是林奕华最想让走进剧场的观众做的。一如既往地穿着条纹衫,一双休闲的NB鞋,只是,他身材好像变好了。“好像有胸肌的样子。”有多年追随他的女生悄悄说。细细算来,杭州观众对于林奕华的了解,应该是从2008年他的《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首度在杭州演出开始。那年的深冬,所有杭城的文艺青年全都跑去看这部充满了勾心斗角的办公室生活剧,除了要看张艾嘉和郑元畅,还有对这个大方承认自己是同志的鬼才导演的好奇。之后,几乎每年都会有一部他的舞台剧在杭州亮相,从《远大前程》《在西厢》到《贾宝玉》《三国》,林奕华把杭州当成了香港之外的第二个家。
2014年是林奕华创作最繁盛的一年。一月,他和编剧黃咏诗合作《恨嫁家族》;五月,首部音乐剧《梁祝的继承者们》面世;十二月,四大名著最终章《红楼梦》在台北两厅院拉开序幕。而5月15日、16日,《恨嫁家族》也将在杭州大剧院与观众见面。擅于解构的林奕华,总是能看到经典中与众不同的一面,比如《水浒》里的“逼上梁山”,是一个梦想成功的男人站在股市崩盘的边缘仍然孤注一掷;比如《西游记》被他解构成唐僧四人一起旅行的故事;而男人戏《三国》,则被他颠倒鸾凤变成清一色女班主演,“因为今天的女生比男生更男生!”他的视角总是有点毒辣。
这一次的《恨嫁家族》,更像是一出TVB的浓缩版故事。林奕华初遇“恨嫁”这个词是在2006年。当时正是中秋,他跟人聊天聊到了“女人”的话题,说到了内地日渐庞大的“剩女群”。张爱玲说“最怕一个有才的女子突然结了婚”,那是恐婚。如今说到“恨嫁”,林奕华觉得,这已经是流行的都市病。这次的故事来自他外婆的经历。“我外婆是我外公的第四个太太,来了香港后,外公突然决定不要这个家,回到另外一个女人那里去了。我外婆就带着六个女儿两个儿子自力更生。这个戏就是讲一个被遗弃的女性家庭,以及她们对婚姻产生的期望和失望。”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张 玫 文 记者 姜胜利 摄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