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种山稻新技术引起省政协高度关注

19.12.2014  12:50

  林下种山稻,是近年来省林科院研究开发的一项新技术,综合效益十分明显,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12月18日,省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工作委主任楼国华一行到省林科院调研山稻培育新技术。省林业厅相关处室、省林技推广总站、武义县林业、以及省林科院专家参加了座谈交流。

  为探索林农合一、林粮并举、生态共赢的创新型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以林补农、以稻抑草、以短养长的目的,从2010年起,省林科院钱华研究员、刘本同高工带领研究团队收集了28个山稻品种,主要有籼米、粳米、糯米三类。开展系列山稻优良品种的区域性栽培试验,利用现代分子标记手段对20多个山稻品种进行了标记鉴定,重点研究山稻耐旱性状相关的标志基因,获得山稻与油茶、香榧幼林套种发明专利。

  目前,在全省的武义、新昌、青田等地油茶、香榧等林地套种山稻累计5000亩。使每年每亩可减少除草费用500元,山稻产值为3000元,投产前每亩增加产值可达2万元。这种高效、合理、便捷的套种技术较好实现了以短养长、以耕代抚,为促进我省林下经济和山区经济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楼国华在座谈中指出,积极探索高效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山稻培育新技术对于保障国土资源质量安全、粮食安全,促进现代都市农业、现代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山稻培育技术要强调社会公益性,林业主管部门及时着手投入了专项资金,开展了区域性的推广,做得已很有成效。要发挥林业科技的重要作用,一是要增强技术攻关能力,提高育种水平和新品种的更新速度,适时加以推广。二是要主动加强与农业科研等部门的合作,力争在品质与产量提升、优良品种选育、精深加工、地力恢复等领域取得新的重大突破。三是要发挥科技示范区的重要引领和带动作用,重视推广工作,推动标准化生产。四是要形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团队,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加大宣传力度。(省林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