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妈”有钱不任性
寿阿姨: 炒股时间越长,心态变得越好
经历股灾、金价、房价暴跌后,“投资”变得稳健了
日前,汇丰人寿发布的调查报告《未来的退休生活:为何家庭很重要》揭示了中国女性在家庭财务决策中的地位:约有63%的中国女性表示家里的财务规划几乎都由她们经手。甚至有机构统计,“中国大妈”们人均手中可投资的私房钱约为79069元。而根据央行《2013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称,到2013年末,浙江城乡居民人均存款53402.11元。
“杭州大妈”爱存钱,也爱投资,几乎众人皆知。不过记者采访发现,与前两年炒黄金频频“折戟成沙”的中国大妈们相比,“杭州大妈”投资方式更加理性,投资手法也更加稳健。她们懂得将资金配置在不同的投资产品上面,同时会保留一部分现金流。更重要的是,她们知道保持好心态,及时收手。
A.
寿阿姨今年66岁,老杭州人。她还是个有20多年股龄的老股民,从上世纪90年代,上海证交所成立不久之后,她就入市了。而炒股,也几乎是她唯一的投资渠道。
“开始的时候也没什么钱,加上还在上班,孩子也还在念书,没有太多的精力打理,只是偶尔买一些股票放着,也不太管它们。”
退休之后,寿阿姨空闲的时间多了,手上的闲钱也有了一些。现在,每个交易日的早上七八点钟,她就会从家里出发,坐1小时左右的公交车来到梅登高桥附近的某证券所看盘;中午停盘的时候,她通常会和小姐妹一起到超市或者菜场逛一圈,然后回去接着看盘;下午3点收盘之后,再坐公交车回家。
寿阿姨说,她基本上不在网上交易,这是因为在证券所,能见到那些老朋友,可以聊聊股市行情、唠唠家常,也当做锻炼身体,这比成天待在家里有意思多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股市时隔6年之后,又迎来新一轮的牛市。上证指数从2000多点一直飙升到了4400多点。很多人卖房借钱冲进了股市,但寿阿姨不这么看。
“我虽然现在选股票都选得很准,但进去的资金也就六七十万元、4成到一半仓位的样子,绝对不会再多进了。而且我现在不吃银行、券商这些大盘股,只吃小盘股。”
除了打中的新股,寿阿姨每次只持有1-2只股票,而且她基本只做中短线,奉行“见好就收”的原则 ,一般每股赚个几毛、最多几元钱就会卖出。
“这个星期一,我买进了两只股票,一只13.8元,当天收盘就涨到了14元多。第二天涨到15元多时,我就马上卖掉了,今天又涨了1元多,但我一点也不后悔。”
寿阿姨说,与一些40多岁、10多年股龄的“中生代”股民,以及刚入市的新股民在今年赚得“盆满钵满”相比,她身边的老股民,其实并没有在这波“行情”中赚到很多的钱。
这是因为,他们都被2007、2008年股市点位创下历史新高后,迅速跌倒谷底的“股灾”给吓怕了。
“还记得那个时候,朋友推荐我买了一只股票,开始涨得不错。后来突然有一天,一下跌掉10多万元。我本来想,反正前面赚了也不少,走走掉算了。但朋友说,‘你疯了啊,跌了那么多还走’。谁晓得第二天跌得更多,我就更不舍得卖了,准备等反抽回来再卖。再后来,跌成什么样子大家也都知道了。”
“40多元的中石油我也买了,后来跌到几元钱,我就开玩笑说,这个钱留给孙子,实际上,谁会忍得住啊,老早就割肉了……”
寿阿姨说,经历了几次起落之后,她现在投资股票的心态已经变得非常平和了。现在她不会轻易出手,被“套牢”也不会紧张,而是寻找回调的时机,适当补仓摊薄成本,适时卖出。即使小亏一点,她也不会再过分懊恼。
她现在每天还会坚持看新闻,关注国家的经济大势,观察改革动向,通过研究基本面、技术面来选股。“炒股这么多年下来,发财是发不了的,小钱还是赚了一点。”
寿阿姨认为,现在的行情,和2008年的时候有些类似,小盘股已经涨得差不多了,证监会也在泼冷水了。她不敢说马上要到顶部,但至少是到了一个回调的时间了。
因此,她准备趁月底银行拉存款利息高的时机,把股票市场的资金抽回银行,去打个“时间差”,等到这轮调整完毕之后,再来买股票。
“我们老了,也不指望去赚大钱,不想着买房买车,别的投资也不会。资金放在身边灵活、安全一点,炒股票心态最重要,能做一点就做一点,不要去冒险,首先把自己的本钱保牢,顺便了解一点国家大事,赚点零花钱。”寿阿姨说。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汪琦 照片来自网络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