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全面启动“校长教师交流工作”

14.07.2015  15:31


江干区结成共同体的学校

  名校的学区房为什么这么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很多家长最看重学校的名师、名校长资源。今后,这样的热度会不断降温,从去年开始,杭州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是让大批名校骨干教师、有影响力的校长进入普通学校工作,带动盘活更多学校的教育资源。
  这项工作推进一年,效果如何?昨天杭州市教育局召开“杭州市教师校长交流工作推进会”,公布了一组数据:2014学年,全市实际交流教师校长数为1420名,其中,普通教师927名、骨干教师321名、校长172名,实际参与交流的骨干教师占符合交流条件骨干教师的19.38%。
  这次的交流工作,和以往最明显的区别是,交流的老师要随迁人事关系,并且至少交流三年。也就是说,名师名校长不再被一所名校专属。
  教师,市及以上综合荣誉时,被评选人须具有2所及以上学校的工作经历,且每所学校工作时间不得低于3年,或在新城区学校有6年及以上的工作经历。
  另外,各地还安排专项经费,用于交流教师校长的奖励。下城区规定,交流到该区北部学校的教师享受每月500元的北部津贴;拱墅区对交流到一定区域的教师发放人均每月600元的绩效奖励;西湖区对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学校每年奖励20万至30万元;淳安县对偏远学校教师实行每人每月500元任教奖励政策,城区学校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每人每月享受1000元奖励。
  各城区交流力度很大
  骨干教师、校长,流动力度有多大?先看下各个区的情况——
  拱墅区:至2014年暑期结束,校级干部交流13人,骨干教师交流22人,普通教师交流35人,其中80%以上教师在结对进行。比如省教坛新秀、文晖中学的杨晓迪老师交流到康桥中学;建新小学的教导主任蔡薇老师交流到运河学校等。
  下城区:2014年,下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共58名教师交流,其中骨干教师20人。比如,朝晖中学教师、总务处副主任凌俊交流至景成实验学校等。
  西湖区:2014年,参与交流教师校长达161人(未含集团化学校内部交流166人),占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总数的4.09%,其中骨干教师交流26人。比如求是教育集团马珏老师交流到西溪实验学校。
  江干区:2014年,交流教师校长共114余人。其中骨干教师57人,校长18人。老城区的教师主要到九堡、丁桥等新城区块学校,规定交流时间为3年及以上。今年江干还有50位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交流。
  上城区:截至2015年7月6日,上城区共有41人参加了教师校长交流,其中骨干教师25人。今年,上城要将教师校长交流工作推广至全区公办幼儿园,成为杭州市第一个全面开展中小幼教师交流的区县。截至目前,已有7名幼儿园骨干教师参加了交流,其中区特级教师1名,区教坛新秀3名,区学科带头人2人。
   骨干教师队伍如何发挥作用?
   一批骨干教师到新学校后,有多大影响力?
  2012年4月,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杭州市西溪实验学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成立,马珏老师作为求是教育集团派出的管理团队负责人交流到西溪实验学校,被任命为杭州市西溪实验学校副校长,承担小学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
  马珏老师说:“我们当时是一个团队一起去的,六位老师分别教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音乐,其中有五个是杭州市教坛新秀。西溪实验学校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比较多,那会儿招生还招不满,一个年级只有3个班。
  “我们团队到西溪实验学校后,把原先在求是一些好的做法也带去了。比如,老师们要互相晒教案撰写和课堂教学、互相晒作业批改和成绩登记、互相晒复习计划和听课笔记。
  近三年,求是教育集团和西溪实验学校共组织联合教研活动30次,先后邀请省特级教师、省教研员等专家到学校指导,两校教师分别展示研究课,进行主题探讨。
  三年来,西溪实验学校共有省级课题立项1项,市级4项,区级24项,还有很多老师在省市科研评比中获奖。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今年,西溪实验学校一年级招生很火爆,一共招了9个班,比去年又多了两个班。马老师说:“这也说明,家长在逐步认可学校,愿意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上。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杭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杭州全面推进校长教师交流一年,基本上实现了“流动一个,带动一片、提升一校”的成效。也就是说,通过一位老师或几位老师,带动周围的老师,从而提高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新的工作环境也可以激发教师新的动力和活力,有利于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教师流动打破了学校界限,可以让不同学校教师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今年,杭州市共有6名交流的教师校长被确定为省教坛新秀推荐人选,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让骨干教师流动起来,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杭州各地对交流的老师在评职称和评优方面有一定的照顾。比如江干区规定,2017年起,教师评选省特级教师、区级及以上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及骨干教师、市及以上综合综合荣誉时,被评选人须具有2所及以上学校的工作经历,且每所学校工作时间不得低于3年,或在新城区学校有6年及以上的工作经历。
  另外,各地还安排专项经费,用于交流教师校长的奖励。下城区规定,交流到该区北部学校的教师享受每月500元的北部津贴;拱墅区对交流到一定区域的教师发放人均每月600元的绩效奖励;西湖区对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学校每年奖励20万至30万元;淳安县对偏远学校教师实行每人每月500元任教奖励政策,城区学校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每人每月享受1000元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