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十位校长,年终说教育
这段时间,杭州教育喜事连连。
近300所中小学参加的“美丽学校”的评选,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这项活动,不经意间成为全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美丽学校这个名词,肯定会成为2014年杭州教育的新潮流。
12月3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2013年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按照生源地及其学校统计,杭州市毕业的学生,测试总成绩平均分、合格率两项数据,均在全省11个地市中位居第一。这样的成绩,与杭州市重视学生体质健康、重视学生体育活动分不开。
2014年,杭州教育界还有诸多事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民办初中招生新政的出台、透明食堂工程的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免费向公众开放、教师流动的实施……这些教育热点、亮点的出现,推动着杭州教育向家长满意、学生健康发展、学校良性发展的目标前进着,让杭州人民享受更多更好的教育福祉。
2014年,杭州教育到底有哪些热点?这些事件的发生,意味着什么?钱报记者邀请了杭城10位中小学名校校长,一起来盘点2014年杭州教育的10大亮点事件。
亮点1: 教师交流启动
全市1409名教师到岗
事件回放:在杭州上城区、桐庐县率先试点的基础上,2014年9月教师交流在全市各地全面推开,1409名交流教师全部到岗到位。其中普通教师927名,骨干教师305名,校长177名,骨干教师交流比例达18.38%。
杭州学军小学校长汪培新点评:教师是学校最大的资源,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区域教师交流,把教师从学校人转变成区域系统人,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通过交流实现教师配置的均衡化,是现阶段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有力措施。
当然教师流动,不是把教师当成一个资源简单调拨,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机制来促进教师成长、学校发展和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的统一。要找到行政推动和教师自我成长需要的结合点,变被动交流为主动交流。
亮点2: 新高考方案出炉
学生有更多选择
事件回放:2014年9月19日,浙江新高考方案正式公布。这意味着,普通高中需要更深层次的课程改革。而杭州市早在2012年启动的 “必修课走班”模式,成为了杭城高中适应新高考改革、深化课改的必由之路。
杭州第十四中学校长邱锋点评:“尊重学生需求,尊重学生差异,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作为校长,进行这样的实践和探索是时代的需要。杭十四中也是基于对本校生源的研究,提出了“容短促长,追求卓越”的办学思路,为不一样的学生开辟不一样的培养路径。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高考招生制度的变化,走班学习将成为普通高中教学形式的新常态,如何让学生尽快学会选择也将成为各校重要的教育环节。
亮点3: 美丽学校创建
发现内涵之美
事件回放:2014年5月,杭州市教育局发布的《美丽学校建设实施意见》,引领学校以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为重点,推动学校建设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杭州下城区安吉路实验学校班班有“花香”、有“书香”,班班有班歌、有班旗,班班有生动的“心语”、有多彩的活动,美丽班级在行动,放飞着孩子们的梦想与翅膀。
杭州采荷中学校长孙寅点评:行走在杭城的各所学校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随处可见,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正在演绎。美丽的校园,生动的课堂,友爱的同学,亲爱的老师……这些让人感动的校园美丽瞬间,等待着我们去寻找。
开展“美丽学校”创建活动,展现各个学校独有之美,这个“美丽活动”让所有的学校都能共享大家的美丽成果,充分挖掘学校文化内涵,构建个性鲜明的学校精神,让教育者们真正体会到杭州市学校办学特色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美丽”发展。
亮点4: 校园操场向公众开放
推动社会文明的一小步
事件回放:家住上城区耀华社区的王大伯,每天下午6点后,都会到杭州胜利小学的操场上锻炼1个多小时。这得益于2014年9月1日杭州市的一个新规定:主城区251所中小学,免费定时开放室外体育锻炼场所,市民只需一张市民卡(或杭州通卡),就可以享受在家门口锻炼的便利了。
杭州卖鱼桥小学校长王怡芳点评:校园开放,一切与开放有关的安全问题、环境卫生问题、设施设备使用问题,甚至厕所保洁问题,都一股脑儿摆在学校面前。所以,以往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呈现“拉锯”式的反复,也是非常自然的现象了。
学校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开放场地是回报社会最直接的办法,是一种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但是这种承担不能单纯凭热情,必须讲求方式方法。它解决的也不是锻炼场地的问题,而是推进社会文明的一种措施。目前采用的政府购买服务、多部门协调、社区参与、一卡智能管理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管理的问题。
亮点5: 透明食堂工程
管好“舌尖上的安全”
事件回放:2014年,杭州市中小学全面建立摄像监控系统,对食品原材料验收、清洗切配、烹饪加工、食物留样、餐具消毒等各环节进行实时记录和及时监督,打造“阳光透明”的校园食堂,使操作流程及内部管理公开透明,确保食堂能为师生烹制看得见的放心餐。
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校长王红点评:加强学校食堂监督与管理,管好中小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是以生为本办学理念的最根本体现。
2014年全市投入2个亿,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确保饮食安全。学校完善统一标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监管“四统一”长效管理机制,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做实了“源头把关、过程监控、反馈及时”的学生饮食安全三部曲,做足了“健康、营养、适口”的科学饮食三篇章,让“阳光透明”的校园食堂,真正成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暖心工程。
亮点6: 民办初中招生新政
网上报名“零门槛”
事件回放:2014年,杭州民办初中招生制度作出调整,实行网上报名“零门槛”,网上报名结束后,招生计划数的60%实行电脑派位,40%由学校自主招生录取。新方案的实施,首次实现了民办初中报名工作的“零投诉”。
杭州公益中学校长潘志平点评:招生新政顺利实施,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新政在学校招生和学生升学意愿之间,找到了一个相对的平衡点;二是新政的可操作性比较强;三是学校和家长拥有平和的心态。平衡点和可操作是基础,平和的心态是关键。
平和的心态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于良好教育生态环境的形成。孩子就读,适得其所;公办民办,各美其美,相得益彰,牵动众人心的“小升初”一定能走上“少操心、少揪心”的良性循环之路。
亮点7: 职业教育兴起
校企合作流行
事件回放:2014年,杭州职教在校企深度融合中打开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天地。杭州职校与企业从人才培养中找到结合点,利用产业转型升级契机,缔结校企共同体;将“教学性”与“生产性”有机结合,在校内建立“校中厂”,在企业建立“厂中校”……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校长高志刚点评:2014年,技能大赛国赛金牌、职教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个个炙手可热的奖项,都跳进了碗里,杭州职教,赞一个!
在从“杭州制造”向“杭州创造”、“杭州服务”、“杭州创意”的历史性跨越进程中,杭州的职业院校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主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恰当地引导着学生着眼发展,学会选择,实现毕业生普遍优质就业、满意升学。
亮点8: 高校放下身段
培养技术人才
事件回放:2014年杭州市出台了《杭州市属高校产学对接工作实施意见》,提出到2016年,扶持建设特需专业15个,中高职衔接示范(培育)专业10个,技能名师工作室30个,示范性职工培训中心10个,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20个,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20个,组织100名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进企服务。
杭州市江滨职业学校校长郑效其点评:高校放下身段,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发展之路,值得点赞!今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要架起“立交桥”,普职可以融通,也成为共识。
在此背景下,杭州率先出台《杭州市属高校产学对接工作实施意见》,针对市属高校产学对接工作作出了顶层设计和一系列安排,努力使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产学对接”模式。值得期待!
亮点9: 国际交流更广
直属高中校校有外教
事件回放:2014年以来,市教育局直属高中全面实现“校校有外教”;国内首个高端国际交流寄宿学习项目——香港“汉基杭州学习中心”首批58名国际学生顺利结业,第二批71名国际学生开启新的1年沉浸式IB课程学习;杭州高级中学中美班获省教育厅批准……
杭州高级中学校长尚可点评:当杭州师生交流、培训和深造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国际高中及大学名校中时;当学生携手“老外”同学步入我们的校园和课堂中;当澳大利亚诺奖得主多次远程视频给杭高天文社孩子授课时……杭州教育国际化的春天已悄然来临。
当一所小小的乡村小学出现一个很大的画廊,孩子们查阅资料,图文并茂地描绘出世界上最有特点的100个地方时,我们明白,尽管孩子们离“老外”很远,但他们的心可以和世界很近。
亮点10:杭州教育发布
一起来点个赞
事件回放:2014年7月18日,杭州市教育局开通试运行官方微信“杭州教育发布”,8月19日正式运行,短短四月即赢得上万粉丝,在全市政府部门的微信公众号中名列前茅。
杭州市育才外国语学校校长张军林点评:21世纪,信息传递以光速实现,并以几何级的速度快速扩散。杭州市教育局顺应时代潮流,推出“杭州教育发布”,传递教育资讯,关注教育变化,倾听百姓心声,服务广大师生,粉丝量快速增加,收获好评如潮,当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指尖上的杭州教育,有温度的微博微信。作为教育人,我要为“杭州教育发布”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