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条河道完成整治

16.06.2015  15:53
  6月15日,杭州正式进入主汛期,这意味着一年中降水量最多、最猛烈的时候到了,对市区河道排涝能力最大的考验也来临了。
  6月15日,杭州市市区河道整治建设中心透露,今年杭州将整治完工河道20条(段),截至目前,已有10条河道在主汛期前完成整治改建,在城东、城北、滨江等区域都有涉及。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主汛期期间,这10条河道周边的市民及道路,应该能松一口气了。
  城东一直是杭城防洪排涝的重点区域之一,但在城东新城开发前,那里是城郊接合部,河道被人侵占、淤塞情况严重,排水十分不畅。
  随着铁路东站枢纽的建成,这一带也汇集了大量新建小区。据了解,除京杭运河以外,该区块主要城市河道包括白石港、二号港、麦庙港、赵家港4条河道。这4条河道虽然都不大,但却承担了城东新城约9.3平方公里的主要排水任务。
  市区河道建设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铁路东站枢纽建设需要,赵家港(麦庙港~铁路以西)已被填埋。同时,由于受征迁影响,赵家港规划向南改道与运河连通段建设尚不具备条件,使得铁路东站枢纽地区防汛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建设单位对铁路东站枢纽周边的二号港与横河港河道进行了整治。”整治内容主要是扩宽河道,以及对河道进行清淤。
  目前,这两段河道建设已在6月前完成,河道宽度达到了规划设计的15米。这样就初步形成了由二号港—横河港—运河构成的河道水系,提高了铁路东站枢纽周边河道的排涝能力。
  预计到今年年底,还将增加二号港—引水河—运河这一应急排涝通道。如果发生内涝,可以兵分两路,让涝水快速通过运河排到钱塘江。
  据了解,除火车东站附近的二号港、横河港整治完成外,杭州还有8条河道也在汛期前完成了整治,分别是位于城东的备塘河一期,三墩区块的镇东河的东侧和西侧,滨江的官河和长河,萧山的山阴河、大浦河支流一期,以及下沙的纬一河。(本站编辑 赵恬恬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