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故里举办首届戏剧节
1月17~19日,李渔故里兰溪举办首届“大美兰溪 浪漫四季”李渔戏剧节,兰溪市政府与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签订了李渔研究战略合作协议。
据介绍,此次李渔戏剧节由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兰溪市政府主办,中共兰溪市委宣传部、兰溪市文化局、兰溪市文联承办,来自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同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众多专家学者参加了活动。
此届李渔戏剧节内容丰富多彩,有李渔戏剧理论研讨会及新编婺剧《笠翁传奇》研讨、送戏下乡名家名段专场、李渔文化考察等。浙江话剧团在兰溪溪西剧院上演了新编话剧《怜香伴》,1月18日晚,兰溪婺剧团又演出了《笠翁传奇》,受到了戏迷朋友的热烈欢迎。
兰溪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范卫东说,在信息传播方式多元、国际和国内文化充分交流的当前,中国传统戏剧艺术面临着新的挑战。兰溪作为大戏剧家李渔故里,希望能成为戏剧的一方乐土,让更多年轻人也喜欢戏剧,让传统艺术更好地得到发扬传承,满足人民群众现实文化生活的需要。
在首届戏剧节渔文化产业论坛上,来自各地的专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就李渔戏剧创作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发展与推广以及李渔文化产业思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光辉认为,李渔的核心思想是自由人的自由创作,其自由的含义体现在李渔的人生思考中,李渔是较早触及人性解放和对自由渴望的中国文人之一。李渔不仅要成为兰溪的,更要成为中国的和世界的。上海理工大学教授杨继栋则从文化产业和“互联网+”的思维中开拓李渔的文化内涵。他说,现在是网络时代,文化传播到哪里,就要把李渔推送到哪里。李渔当时那种士大夫式的生活方式,在现代能找到相同的生活体验空间。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骆兵教授说,李渔首先是一个戏剧符号,是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渔有自己的高度和亮度,值得后人去研究。上海同济大学黄春燕教授认为,李渔是一座非常富裕的宝藏,李渔在戏剧方面的贡献非常大,李渔的文艺创作不论是戏剧还是小说,都是让人快乐的,李渔是属于舞台的,属于百姓的。黄春燕还提到了李渔在园林文化、养生文化、饮食文化和出版上的成就。
会后,专家们还考察了芥子园、李渔文化公园、李渔故里夏李村、李渔故居伊园、李渔坝、李渔家茶茶园等系列李渔文化设施,他们指出这些设施的内涵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希望以后兰溪的李渔文化研究越来越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