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服务并重 浙江农机行业驶入“快车道”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机械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是衡量农业现代化进城快慢的度量尺。当“循环生态农业试点省” 、“现代化农业改革试点”等一个个金字招牌在浙江各地立起了之后,浙江农机行业的发展也随之驶入了“快车道”。
量身订做的“浙产农机”
今年11月中旬,正值晚稻收割季节,衢州全旺粮食功能区内,一台台收割机马力全开,每台收割机后牵引的稻草打捆机也在同时处理秸秆。农技站战长说,通过稻草打捆机,收割时便能同期对秸秆进行粉碎处理,方便后期综合利用。如今,全旺粮食功能区已经有了年处理7万吨秸秆的资源处理中心。再利用的秸秆成了纸张、地板、饲料的原材料。
在浙江海宁,农户老辛承包了2.5亩的滩涂地。但因为土质软,不平整等问题,市面上买的农机设备在土地上操作起来很困难,效率不高。这个难题一度让老辛犯了难。自从在一次农机设备交流会上看到了杭州精工液压机电有限公司生产的“拖拉机组液压水平自动控制系统”后,老辛的难题终于迎刃而解了。
当拖拉机安装上“拖拉机组液压水平自动控制系统”后,在倾斜时仍能是水平作业,大大提高了田块的平整质量。“这台设备通过倾角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分别实时获得拖拉机和农具的水平信号,再通过控制多信息融合和逻辑控制策略,由电磁阀-油缸控制系统实现了作业农具水平平衡自动调节。通过使用这台设备,水田、旱地的耕整效率将大大提高。”浙江省农机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化控制专业的李革教授,花了两年多时间,为浙江量身定做的农机设备。
在浙江,一大批如精工液压机电这样的农机制造企业正迅速发展,他们通过引进技术,创新设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有机难用”的尴尬局面。今天,浙江已形成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良好氛围、经济基础、技术条件、市场环境和体制机制。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农机装备制造企业超过5000家,2014年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750亿元,位居全国第四位,比十年前的2004年增加425亿元,并形成了台州喷雾器、新昌茶机、温岭水泵、湖州收割机永康农机工业园基地等一批农机产业集群。
从“产销”向“服务”转型
从农机生产到农机销售、修理、培训的全方位服务型企业的转型是浙江农机行业正在摸索的一条道路。
“现在,浙江的农民们都已经看到了农机对生产带来增效,但如何安全正确的使用这些农机,他们依然一知半解。”吉峰聚力农机的周锟告诉记者,相比于农机的制造,农机类的服务更为重要。周昆介绍,企业不仅通过实地考察帮农户量身订购农机设备,也会定时组织农户进行各类农机设备的培训和技能考试;当农户的设备出现故障,公司也会派维修人员上门服务,真正做到“农机一条龙”服务。
“以前是有机不会用,现在通过农机服务类企业的帮助,我们不仅会操作农机设备,一些小毛病也能自己处理了。”萧山农户施秋琴等一批传统农民如今已经是农机能手了。
现代化农机设备推广、普及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给农民增收。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这些年,许多浙江农户从“机器换人”的过程中,享受到了切实的利益,杭州萧山秋琴农业有限公司的赵晓光就是其中之一。“从最开始的130人,到现在只需要20余人便可以完成工作,现代化的农机设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赵晓光说,现在公司的粮食生产从育秧、插秧到植保、收割、烘干,可以采取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喷药无人机的工作效率是人工喷药的30倍,收割机的效率是人工的50倍……”说起公司的农机设备,赵晓光如数家珍。
“如吉峰、星光一批新型的农机综合服务类企业给农民在农机设备的使用上指了一条明路,也让适用的农机真正可以在田里运作起来。”浙江省农机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产、销、服务一体的农机企业将在未来的农机行业中唱起“主旋律”。
政府引导推动农机普及
现代化农机设备的普及当然也离不开以国家的引导。在现代化农业改革试点的湖州,农机部门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对各辖区内受检的农机造册登记、建立档案,落实规范化管理,确保农机隐患排查管理制度长效无误。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定期对辖区内的各类农机进行排查,仅今年,便对辖区内的1500台农机设备进行了检验。
“每次排查完设备,农机专家都会告诉我们哪些农机该换了,哪些农机该维修了,让我们农户用起来特别有底。”湖州吴兴区的种粮大户孙梅金谈起政府对农机的“体贴”,喜笑颜开。
在杭州萧山,政府主管部门以财政资金为导向、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长效投入机制,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仅2014年就补贴农户(合作社)500余个,补贴机具3007台,各级补贴资金为619万元。萧山农技站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补助引导农户走向农业现代化,是让他们在享受到补助的同时自己先尝到‘机器换人’的甜头!”
“虽然这几年农机制造产业发展不错,但农民不知道‘何机可用’的情况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省农机局的余文胜表示,部分农机的使用现在还需要政府在资金和技术上加以协助和引导。就今年11月份,浙江省发布的《浙江省农业机械产品需求与科研导向目录》,就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为农机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研发生产提供方向,强化农机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储备,也为农户筛选农机提供了“菜单”。
(本文来源: 人民网 责任编辑:余晓展)版权声明
凡注有衢州日报、衢州晚报、掌上衢州或衢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独家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衢报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