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郑坑乡用好民族政策推动乡村发展
景宁畲族自治县郑坑乡是该县畲族人口占比较高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由于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近年来,郑坑乡全面贯彻少数民族帮扶政策,以项目建设、产业扶持和生活补助等多种方式,有效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服务乡村经济繁荣、社会和谐。
一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打造魅力畲寨。2011年至2015年,郑坑乡共实施省级和县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18个,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62.76万元。项目覆盖全乡5个行政村,包括民族村村庄整治、畲族文化传承馆的修缮布展、村庄道路建设等多方面。借力魅力畲寨建设,改善当地畲民的居住条件,进一步促进畲族旅游文化和乡村旅游环境建设,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二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促进畲农增产增收。根据《关于加强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扶持工作的意见》(景民宗〔2015〕9号)文件精神 ,对少数民族群众茶产业发展给予补助扶持。茶产业是郑坑乡的传统产业,根据文件精神,按照少数民族当年连片或零星新开发2.5亩以上(含以村为单位少数民族联户)茶叶基地的,绿茶每亩补助400元,景宁白茶每亩补助750元;以村为单位少数民族联户或单户当年连片或零星新开发茶叶基地面积达25亩以上,绿茶每亩补助750元,景宁白茶每亩补助1350元的标准,补助到户扶持发展,充分挖掘郑坑乡的地理条件优势,推动了传统茶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步伐,助力畲农收入稳定增长。
三是注重民生服务,提升乡村生活品质。根据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民族工作深化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扶持工作的若干意见》(景委发〔2014〕16号)和《关于加强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扶持工作的意见 》(景民宗〔2015〔9号)文件精神,给予全乡36名年满 80 周岁及以上的农村少数民族群众每人每月 100 元的生活补贴。同时,开展困难少数民族结对帮扶活动,通过上门走访、慰问,了解结对帮扶对象所需、所盼、所急,积极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温馨暖心的关爱服务,切实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贯彻落实“十五年”基础教育免费制度,民族教育券制度、少数民族大学生补助奖励制度等优惠政策,减轻少数民族家庭负担,努力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受教育水平,服务民族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