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和婺剧会怎么演《巴黎圣母院》
去年,钱报记者就听说浙江昆剧团要改编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
一年后,这部戏的名字终于定下了——《钟楼记》(圣母院),而演出单位中,还加入了浙江婺剧团。
昨天晚上,浙江昆剧团、浙江婺剧团联合创作的大型原创新编昆剧《钟楼记》,在杭州举行了发布会,11月29日、30日,这部戏将在杭州剧院全球首演。
这个演出消息,在很多人看来很时髦,也很大胆。
熟悉浙江昆剧团的“昆虫”应该知道,昆曲很少排现代戏,排外国戏就更少了,但浙昆这几年做了一些尝试,比如今年4月创排了改编自安徒生童话的《红鞋子》。而事实上,在传字辈的时代,周传瑛等前辈已经早早开始尝试外国戏的改编和创作,比如《疯太子》,就是根据《哈姆雷特》改编的。
《巴黎圣母院》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钟楼记》的改编,保留了原作的精髓,只是故事发生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每个人物都有了一个接地气的中文名字。女主角爱丝梅拉达改为异族少女梅腊朵,大boss,也就是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格,在这里成了道貌岸然的代理住持傅偌鲁。他收养的敲钟人叫做莫铎,也就是原著中的男主角、长得很丑的卡西莫多。
敲钟人由浙昆的武生项卫东担任,角色是花脸。而梅腊朵在剧中有“两朵”,分别由浙昆的胡娉和浙婺的陈丽俐共同演绎。最大的反派角色傅偌鲁由浙昆的老生鲍晨诠释。
《钟楼记》带来的另一个意外和惊喜,是昆曲和婺剧两大剧种第一次兄弟联手。
昨天的发布会现场,就有很多人觉得奇怪,一部戏里怎么能又唱昆曲又唱婺剧呢?
其实,婺剧有六种声腔——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昆腔本来就是其中之一,而昆曲在金华,因为长期流动演出于农村的草台和庙会,又称之为草昆。
“草昆和正宗的昆曲有了一次深度合作的机会。这是500年的婺剧向600年昆曲学习的机会,也是国家非遗向世界非遗致敬的机会。”浙江婺剧团党支部书记严立新现场解读得很到位,他说,这是婺剧第一次和昆剧深度合作,也是婺剧团的演员第一次完全放弃婺剧的唱腔和表演模式,用昆曲来演绎外国名著。
从来没唱过昆曲的陈丽俐,也是第一次演外国剧作,而楼胜,这次演原著中爱丝梅拉达的心上人弗比斯(《钟楼记》中为费伯思),“我们婺剧的昆腔,就像从小离开母亲怀抱的野孩子,自由地发展,这次回到母亲的怀抱,让她好好教我们怎么唱怎么演。”
《钟楼记》的导演是石玉昆,也是继《公孙子都》、《红泥关》、《红梅记》后再次与浙昆合作。编剧由陈兴武、徐青子两夫妻共同担任。舞美设计,则是邀请了曾两次入选WSD世界舞美设计展,并两次获得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学会奖”的舞美设计倪放。灯光设计,是我们很熟悉的“灯光诗人”周正平。而担任服装造型设计的蓝玲,5年前,正好参与了上海京剧院版的《圣母院》,“上海是明星版的,戏以角儿为主;而浙昆版,是编剧和导演的艺术作品,更接近雨果的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