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18.12.2017  06:04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问题。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对于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根本要求,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关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则。坚持这一原则,体现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坚持这一原则,要求我们立足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立足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些基本国情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其中最关键最主要的是坚持“四个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管根本、管全局、管方向的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其中关键原因就是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就要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还要学习借鉴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文明成果。但学习借鉴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认真鉴别、合理吸收。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中国特点、中国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坚持党的领导关乎国家治理主体中的领导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国家治理体系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军队,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企事业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致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也要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将党的领导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对国家治理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意义重大而深远。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关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国家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其一切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其一切工作部署和工作安排,都应该来自人民,都应该为人民利益而制定和实施。一是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宗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准和要求,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和要求。二是坚持一切依靠人民的工作方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领导亿万群众共同创造的事业。回首改革历程,从包产到户的全面推开,到“双创”的蓬勃兴起,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勇敢探索,推动中国改革发展步步向前。要推动制度创新、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更加需要凝心聚力、集思广益,从人民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三是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如此,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才能有深厚基础,也才能凝聚起强大力量。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关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方略和方法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我们要深刻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内在联系,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着力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使法律和道德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协同发力。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坚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关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整体联动和集成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的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社会系统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社会系统运行的质量和水平。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深刻把握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深入剖析当前影响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主要原因,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深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


作者:罗宗毅

来源:《学习时报

加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党的十九大从我国已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科院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新时代的理论结晶
        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大历史贡献,社科院
党的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