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出一片新天地——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2015年回眸
2015年渐渐远去,但“转”字却深深地印在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人的脑子里。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对极其复杂的经济环境,海盐经济开发区致力于转平台、转产业、转动力,转出了一片新天地。
这一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14亿元,可比增长9.0%。
这一年,中法(海盐)产业合作园获省级国际产业合作园创建认定,杭州湾智能装备制造基地荣获“嘉兴市新经济园”称号
这一年,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从无到有快速集聚
这一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79.02%
这一年,……
转平台:特色平台初露峥嵘
2015年4月15日,杭州湾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正式挂牌开园。按照基地“1中心+3园区”的布局,该区(街道)拉开了基地建设的大幕。
用于孵化智能装备制造项目的智能装备创新中心,经过前期的准备,11月初,一期6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项目已开工建设。承载智能装备产业的三大园区已显形象。其中新经济产业园一期4.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验收通过,即将投入使用;二期6幢6.8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其中1幢1.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经竣工。欧洲(德国)产业园一期——3.8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规划展示中心已经进入室外道路、管道等配套工程建设 。 临港工业园已完成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海域使用权的交易,具备项目供地条件。
该区(街道)园区办主任陈征飞告诉笔者,“2016年,‘1中心、3园区’计划新开工建设1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竣工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至年底,将有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的特色园区标准厂房可对外招商”。
转产业:优质产业集聚发展
2015年,该区(街道)打出了产业转型的“组合拳”。首先是“引”,重点引进智能装备制造产业。2015年是开发区开展智能装备产业招商的头一年。这一年共引进上海赛鹭鑫分析技术有限公司的在线理化分析仪器、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器人系统集成、嘉兴智矩机器人有限公司等12个智能装备产业项目,注册资本共5.78亿元。还与上海大学、上海自动化仪器仪表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分别在该区设立智能制造技术(浙江)研究院和自动化仪器仪表(浙江)研究院。现正在与浙江大学等机构洽谈合作共建机器人智慧城项目。
建起了创客中心、智能装备中心,楼宇经济异军突起。智能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已成为产业转型的领跑者。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再加中机国能海上计划总投资145亿元的海上风电项目签订框架协议,可再生能源发展显示出勃勃生机。与中国传媒旗下中传福旺(上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作建立的总规模为15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为传统产业向智能装备制造、文化传媒、智能环保和科技产业转型提供了资金支持,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实施“四换三名”工程的热情,2015年实施的企业技改项目有24个,共投入技改资金38.56亿元,完成年计划任务的121.64%。
产业转型的深化,推动了经济提质增效。2015年,全区(街道)8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96.14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新产品产值达到158.47亿元,同比增长4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33.88亿元,同比增长18.8%。
转动力:科技创新活力四射
2015年,面对经济新常态,该区(街道)把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到科技、人才上。引导企业以研发中心为创新平台,广泛开展科研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年获省级以上新产品 36项、申报专利 338件,其中专利授权 159件。申报省级著名商标 1个、省级名牌产品 2个,6家企业被嘉兴市评定为2015年科技创新领先企业。
通过引进项目带进人才、主动出击招聘人才、搭设平台吸引人才等多种措施,全年新引进硕士(副高)及以上高层次人才30名,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引进培养高技能人才350人。其中6人入选嘉兴市级创业创新领军人才。浙江嘉兴智矩机器人有限公司项目被认定为创业A类。。
科技、人才成为产业转型新动力。这一年,溯源生物科技、北新建材、净源水处理、日强环保等4个项目列入2015年浙江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 海利环保纤维项目获得节能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项目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获得1000万补助。海利环保纤维再生聚脂异截面EDR长丝项目荣获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产业化示范项目,被评为浙江省两化融合深度示范试点企业;吉安集团被评为省高新技术企业;电渣核材获认定为省重大专项计划;森友环保被省经信委评为“浙江精品制造企业”。
新年伊始,该区(街道)把过去一年的业绩,当作新的起点。坚持五大发展新理念,朝着新的目标迈动着崭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