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浙江已经想好怎么做

29.01.2016  17:52
一幢幢农家别墅鳞次栉比,庄稼翠绿葱茏,一幅浙江新农村的美景入画来。(资料图)

   浙江在线杭州1月29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张冰 编辑/马丽红) 近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公布,提出以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 (点击查看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这份改革开放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浙江将如何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记者通过刚刚闭幕的省两会以及此前召开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找到了答案。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跑赢GDP

  无论是“互联网+农业”、农村全产业链建设还是农村三权改革,“坚持农民主体”是浙江“三农”工作长期坚持的理念。

  2015年,浙江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达到21125元的新水平,连续31年领跑全国,守住了绿水青山也赢来了金山银山。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要完善农民增收政策体系,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

  记者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预期目标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而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GDP目标增长7%-7.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目标仍然是跑赢GDP。

   发展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 深化农村“三权”改革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在许多工作方面,浙江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例如,中央提出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浙江2015年比2012年化肥使用量下降3.5%,农药使用量下降6.7%,比全国提早七年实现了“零增长”。今年,浙江力争农药化肥使用量比上年分别再减1.5%和2%。

  同时,浙江将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加快种植业、畜牧业、渔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旱粮作物,积极推进全产业链建设和品牌建设,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深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和保护好永久基本农田,启动实施千万亩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打造一批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加快建设绿色农业强省。

  另外,深化“三权”改革,依法做好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健全县乡村一体的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加快“三位一体”改革,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培育500个电商专业村。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加强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这也是浙江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方向。“新增4000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改善70万农村人口饮水条件”,“新建3000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等内容被写入今年的民生实事中。

  “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力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稳定就业”,“加强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统筹全省范围内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标准”,“强化中心镇及小城镇的基础作用,积极承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并向农村延伸,加快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等,也都是今年要做的工作。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今年将加强新农村建设。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加强村庄规划设计和农房设计,凸显“浙派民居”特色,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树名木保护力度;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