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十二五”之变
浙江在线11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曾杨希 编辑/胡芸) “反正,我手又抖了。天猫、京东、考拉、苏宁易购……那些主流或非主流的电商平台账号下的购物车加起来,就花了好几万。”家住杭州市庆春路的古小姐向记者算了一笔今年双十一的账单,“什么日用百货、衣服、家电,都在网上搞定。2011年那会,买东西基本上还是会选择去上场,偶尔会约个朋友飞到国外。你看,2011年,我一年在淘宝上的消费还不到4000元。今年截至11月底,就花销了9万。”
更多的浙江人像古小姐一样,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这些年的购物渠道、消费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5年1-10月,浙江人网购就花了3016.52亿元,同比增长36.27%,而这一数字比2011年全年的总和还多。
今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海关数据来看,杭州综试区成立以来(截至今年9月底),累计进出口跨境电商商品28.77亿元,其中保税进口14.9亿元、直邮进口2.57亿元,出口11.3亿元。很多人感叹:“再也不用去日本背马桶盖、电饭煲了,也没必要去香港背奶粉了,在杭州,就能买到!”
今天的浙江,手机变成钱包,出门不带现金的“智慧支付”方式越来越流行。交水费、缴电费、商场购物、菜场买菜、饭馆吃饭、打车付费……只要带一部手机,吃、住、行、游、乐、购、娱就能一站式解决。根据支付宝提供的数据,2014年,浙江人均支付32598元,居全国第三,其中人均购物支付10440元,而在2004年,浙江人均支付金额为878元。
“十二五”期间,浙江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2011年的20437元,增加到2014年的27242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9644元增加到14498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由2011年的36.9平方米增加到2014年的40.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60.8平方米增加到61.5平方米。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浙江人的腰包一年比一年更鼓。2011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971元,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3071元。而2015年前三季度,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达到33464元,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04元。